文/郁风
(作者郁风,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时事评论人;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知名主持人李思思宣布从央视离职,引发热议。不少人猜测她的下一站是直播带货。人们发现淘宝直播出现一个名为“李思思严选”的账号,今日淘宝官方作出回应,称该账号为同名账号,并非主持人李思思,但随时欢迎李思思带货。
事实上,李思思早已踏足视频带货领域,她的抖音账号已成为“电商优质作者”,橱窗上架多款商品。如果未来她真的开启带货直播,也是顺水推舟之事。
近年已有多位主持人投身直播带货领域,如郎永淳、陆一鸣、朱丹,他们往往都凭借自身基础粉丝量和口才取得不错成绩。另一方面,主持人、明星、网红扎堆涌向直播带货领域,也频频引发争议。
如曾以模仿鹿晗出名的网红“鹿哈”凌达乐,自曝直播带货7个月挣了3500万元,并称自己买了1100万的豪宅、277万的豪车和600多万的写字楼。虽然该数据未能得到证实,但凌达乐确实创下了一月销售额破千万的成绩。凭借“挖呀挖”儿歌走红的黄老师,也在近日开启直播带货,4场直播销售额破百万。江歌妈妈江秋莲也步入了直播带货行列,单场直播销售额破百万。若按商品佣金10%-20%来算,几场直播就能获得几十万的收益。
如此丰厚的回报,使得直播带货成为人们眼中的“香饽饽”。各路名流竞相踏入这一赛道,争议也随之而来。有人认为,直播带货的技术含量和成本并不高,却能获得不菲收益,使得很多人都向往当网红,“读书无用”正在影响很多人的价值观。也有人看到主播光鲜的成绩,觉得自己勤勉努力工作却比不上网红来钱快,产生了心理落差。
但另一个逼仄的现实是,尽管很多人试图在直播领域分一杯羹,能从中掘金的却只是极少数。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等联合编制的《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主播账号累计开通超1.5亿个,以直播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主播中,95.2%月收入为5000元以下,0.4%的主播月收入在10万元以上。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主播做的只是一份收入普通的工作,跟赛道外的你和我没多大差别。
这不禁让人思考,目前直播带货的业态发展是否有些畸形?行业财富是否过多地集中到了少数头部主播手中?纵然,任何行业都免不了有优秀者,他们也相应地会获取更丰厚的回报。但绝大部分主播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数据还是让人担忧:这样的结构能推动行业发展吗?
一个行业能够健康、长久的繁荣发展,需要头部从业者带动,也离不开腰部、底部从业者的支撑。更重要的是,它应该拥有一个从业者可上升的渠道。但从目前来看,直播带货过于倚重头部网红和名人,普通人很难在其中获得上升的机会。
过于倚重头部网红和名人,也会让行业面临主播话语权过重的问题。商家要想通过头部主播带货,不仅要交一笔“坑位费”,还要支付比市场价格更高的佣金。一些商家为了能获得在头部直播间露脸的机会,不得不放低姿态、抬高佣金。有些消费者发现,主播“打下来”的价格并没有低多少,甚至可能比市场价更高。商家不赚钱,消费者不得惠,只有主播居中受益。直播带货固然促进了商品销量,推动了商业发展,但财富过多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对社会发展来说未必是好事。
直播带货的商业意义和价值不可否认,让直播带货驶上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也很重要。比如,针对头部主播话语权过重、佣金过高的问题,是否可以出台相应限制规范?与此同时,给予中小主播更多流量曝光的机会,让更多人能从这一新兴行业发展中受益,如此才能促进行业健康、长久的持续发展。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