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荔枝网评:让“榜样的力量”一路生“花”

2023年10月10日 10:35:26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特约评论员/卢勇保

近日,由中央组织部策划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制作的《榜样的力量(第二季)》热播。该节目主要讲述了吴天一、孙家栋、林占熺等先进典型鞠躬尽瘁、服务为民的感人事迹。甘以个人“小我”成就国之“大我”,是“榜样们”的选择。广大党员干部当见贤思齐,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紧随榜样步伐,以“小我”之“力”筑牢“大国”之“基”,让“榜样的力量”在新征程上一路生“花”。

汲取“一个选择走一生”的“信念之力”,让“榜样的力量”绽放“奋斗之花”。在青春年华之时,吴天一院士响应国家号召,毅然踏入青藏高原,为高原医学事业而奋斗,为守护高原人民的生命健康而奋斗,这一选择就是一生。50多年来,这位塔吉克族学者凭借矫健的步伐走遍了世界屋脊的每一座山峦,以敏捷的思维一生致力于低氧生理和高原医学研究,藏族牧民亲切地称之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好医生)”。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正是他创造出14万劳动大军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工作4年、无一例因急性高原病死亡的世界医学奇迹。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入党时的铮铮誓言,树牢“一颗红心永向党”的忠诚信仰,不断加强政治历练、思想淬炼和实践锻炼,把对党忠诚贯穿于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用心用力用情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书写忠诚之歌、奋斗之歌,用奋斗的一生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汲取“国家需要,我就去做”的“担当之力”,让“榜样的力量”绽放“实干之花”。翻开孙家栋院士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67年夏天,38岁的孙家栋受命领衔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设计工作;2004年,75岁的孙家栋出任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2007年,78岁的孙家栋指导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几十年来,他主持和领导研制的卫星型号不胜枚举,他的身影时时出现在天南海北的发射场。“国家需要,我就去做”,这是他践行一生的誓言。广大党员干部要做爱国奋斗的践行者,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多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吃苦”“打磨”“成长”,扎实练就一身干事创业的“硬本领”,不惧困难、挺膺担当,勇敢突破新征程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奋力书写新时代最美华章。

汲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农民的钱袋里”的“为民之力”,让“榜样的力量”绽放“奉献之花”。“如何让老百姓摆脱贫困”是林占熺经常暗自思忖的问题。1983年,在福建农学院一间破旧的实验室里,他开始“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实验,开启了奋斗半生的菌草生涯,最终解决了“菌林矛盾”这一世界性难题。新技术蕴含着巨大商机,曾有人花重金邀请林占熺到国外工作生活,他说:“我是穷苦农民的孩子,深知农民的艰辛。作为党培养的农科学者,我深感自己肩负重任,应该用自己的新技术去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摆脱贫困。”“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涵养为民情怀,将“一枝一叶总关情”放于心间,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始终将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奋斗目标,以百姓之心为心、百姓期盼为念,坚持把群众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榜样们以行动践行初心,用担当诠释使命,广大党员干部当向榜样看齐,汲取榜样力量,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将初心融入灵魂、把使命扛在肩上,脚踏实地工作、忠诚尽职履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卢勇保)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