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猴痘 开学季要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

2023年08月31日 07:31:11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新学期来临,新入学的你是否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或已经熟悉大学生活的你,在寻梦的路上,是否也同时找到了自己的一份真爱?当下,猴痘确诊病例明显增加,大学生要爱不要“痘”!今天,江苏疾控发布了相关提醒。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近日发布的《2023年7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显示,2023年7月1日至31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23省(区、市)新增报告491例猴痘确诊病例。据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的《猴痘防控方案》显示,猴痘病毒的宿主尚不明确,目前认为非洲啮齿类动物(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可能为其自然宿主。传染源包括猴痘病例及感染的啮齿类动物、猴和猿等灵长类动物。感染猴痘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皮疹以及淋巴结肿大,可能还会出现头痛、瘙痒、疲劳、肌肉酸痛、背痛、咽痛、口腔溃疡等。其中,淋巴结肿大是猴痘区别于水痘的特征。

  而皮疹发生常经过斑疹、丘疹、水疱、脓疱、结痂至痂皮脱落几个阶段,不同形态皮疹可同时存在,可伴有明显痒感和疼痛。可累及口腔咽喉黏膜、肛门、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可能会留下疤痕。若症状较轻,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一般不会留下疤痕;但若症状严重,面积较大,且没有有效治疗,是可能留下永久疤痕的。因此,同学们,不要掉以轻心哟!

  猴痘病毒在人和人之间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接触猴痘患者的皮肤或黏膜损伤处、口腔分泌物、呼吸道飞沫、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床上用品)等。据《猴痘公众防护指南(2023)》显示,猴痘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包括与猴痘患者生活在一起或与之有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的人,比如男男性行为人群;接触猴痘患者的人,包括猴痘病毒的卫生工作者;儿童、孕妇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首先要说的是,同学们也不用过于担心。虽然猴痘对人群普遍易感并有一定的传播风险,但是与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相比,猴痘的传播速度还是比较慢的。而且与性传播相比,日常接触传播的风险比较低。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保护,是不容易感染猴痘的。猴痘会导致死亡吗?一般不会。猴痘病情轻微者,一般不会致死。但是猴痘病情严重,并且没有及时就医,是会导致死亡的。因此,同学们,不要因为害怕周围人的眼光,讳疾忌医,延误病情,一旦确诊应立即就医,及时治疗。

  猴痘仅在同性性行为进行传播吗?不,虽然目前主要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经性接触传播,但不代表异性之间的性行为就不会导致传播,而且猴痘病毒是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导致传播的。戴安全套就可以有效防止猴痘感染吗?不可以。虽然戴安全套可以降低传播的风险,但是猴痘可以通过其它亲密行为(包括接吻、触摸、亲吻皮肤等)发生传播。因此,不要以为戴安全套你就是安全的。

  猴痘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及时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如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病变部位已结痂,可转为居家隔离治疗,直至皮疹结痂自然脱落,解除居家隔离。对病情较轻且具备居家隔离治疗条件的病例,经医疗与疾控机构联合评估后,可直接采取居家隔离治疗方式。居家隔离治疗期间,要单人单间居住,避免感染者与家人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做好污染物消毒,非必要不外出。确须外出时着长衣长裤、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避免与其他人有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

  接种过天花疫苗,是不是就不会得猴痘?当然不是。虽然接种过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但是不能百分百免疫猴痘病毒。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抗体水平的下降,天花疫苗的保护作用也随之降低。而且,我国从1982年以后已停止接种天花疫苗。现在的大学生基本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所以同学们不要抱有侥幸心呦!

  虽然接种疫苗是预防猴痘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国内暂时没有上市的预防猴痘的疫苗。因此,同学们要注意日常的防护。最后,再划个重点:1.注意自我保护,避免与陌生人发生危险性行为。避免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行为。尽量避免前往酒吧、夜店等娱乐场所,如必须前往,不要在这些场所与陌生人发生亲吻等亲密行为。2.如果成为密切接触者,按照相关部门的指导,积极进行健康监测并规范行为,有症状及时就诊。3.身边有猴痘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应避免与其发生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和长期密切接触),同时注意个人卫生,接触了疑似猴痘感染者或其使用过的物品,要及时洗手,并可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零距离》记者/刘舒 编辑/蒋婕)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