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大街小巷弥漫着热浪,炽热的空气仿佛能将人融化。然而,在这酷热的天气里,有一群人默默坚守岗位,为城市正常运转、群众生活无忧保驾护航。
保项目建设,汗水浇筑高架“筋骨”
连日的高温天,让龙江路高架北延项目的建设者们备受考验。为确保工程如期完成,他们始终坚守施工一线。
龙江路高架北延项目钢筋工
上午9点30分,记者来到龙江北路(辽河路—东海路)施工现场。在钢筋作业区,十几名工人正在进行焊接、切割与捆扎作业。空气中热浪肆意翻滚,工人们头戴安全帽,汗珠不断从额头冒出,顺着黝黑的面颊一路下滑,滴在滚烫的钢筋上。
“现在钢筋的温度基本达到50摄氏度,戴的橡胶手套里有一层衬布隔热,但还能感受到钢筋的热度。”作业区负责人徐鹏今年51岁,在建筑施工行业已经20多年。他说,为确保建设工程基础的稳定,需要在地基中植入钢筋,“筋骨”更强健,整个项目才能坚如磐石,因此作业全程丝毫不敢怠慢。
与此同时,电焊工也在接受着“烤”验。为防止焊花烫伤,电焊工必须身穿长袖长裤,佩戴手套、工作帽和防护面罩。不一会儿,全副武装的他们个个汗流浃背。“焊点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靠近了热得让人喘不上气。”电焊工赵广说。
保证作业进度的同时,更要确保安全生产。项目部设立了“清凉加油站”,设置凉棚、茶炉,并配备藿香正气水、人丹和应急药箱。时间上,采取“干两头、歇中间”的错峰施工方式;工序安排上,难度较大的工作在一天中温度稍低的时段进行。
保助餐供应,在热浪中忙活800余份老年餐
上午9点,新北区三井街道万家安老年助餐中央厨房,厨师白永恒在灶台旁正举着一把超大木柄锅铲不停翻炒,锅里的洋葱木耳肉片“滋滋”地冒出香气,不一会儿便出锅装盒。厨房里的鼓风机“呼呼”地吹着,两个菜炒完,厨师服仍黏在白永恒身上。
中央厨房厨师
夏日持续高温,厨房更是让人望而却步。“厨房里没有空调,加上潮湿,特别闷热,往往比室外还要高出个三五度。”白永恒边说边忙。下一锅是清炒毛白菜,先舀上两勺水把刚刚的锅子洗干净,趁着配餐员准备的功夫,又去换了身衣服,回来接着忙。“特别是夏天,一个上午基本上要换两身衣服。”
热浪裹挟着饭菜的香味扑面而来,两位厨师加紧烹制,热锅、下油、放菜……动作一气呵成。这个厨房,每周一至周五要负责三井街道辖区范围内的800多份老年餐,厨师则每天上午要从7点忙活到近11点。
“春秋季节,为了提高老人们的食欲,我们做菜口味会重一些,而夏季则会清淡些。”自2008年街道推出老年助餐服务,白永恒便一直在这里工作,多年的磨合让他对老人“拿捏到胃”:烧菜时多煮一会儿,老人喜欢软糯的口感;放调料少盐少油,清淡为主……社区的老人对中央厨房的饭菜给予一致好评。
社区也为高温下忙碌的师傅们送去了清凉,给厨房配上加大版电扇,放冰块降温,还准备了解暑的绿豆汤。
黑皮肤守“清凉一夏”
上午10点30分,常州恐龙园侏罗纪水世界刚开园,前来戏水的市民便络绎不绝。当市民尽情享受“清凉一夏”之时,近2米高的救生椅上,一群守护者却头顶烈日、紧盯水面,一晒就是五六个小时,默默守护游客安全。当遇到紧急情况,他们会毫不犹豫跳入水中展开救援。
救生员
今年39岁的刘贤是水世界救生管理员副班组长,从事救生工作已整整6年。他告诉记者,夏季来临后,前来戏水的市民日均达5000人次以上,救生员们必须时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
在造浪池,每逢整点都有人工造浪,每次时长15分钟,这是救生员最紧张的时刻。除了安排25名救生员分批在岸上督导,水世界同时多配备8名救生员在水里巡逻,明确每人的主职区和辅职区,交叉视线覆盖造浪池的各个角落。
即便已经构建起如此严密的“安全网”,刘贤依旧不敢有丝毫松懈,一手紧握口哨,一双眼睛机警地观察着水面上的动静,“我们对救生员的要求是270度环视,其中重点关照四类人,老人、小孩、落单者以及水性不佳者。”刘贤说,一旦遇到游客有不当行为,就吹三声短哨予以提醒。
随着一波大浪冲来,刘贤纵身一跃跳进水里,护住一名从泳圈上翻圈落水的游客。像这种救援,他每天要经历数十次。
在太阳直晒下,午后泳池旁的地面温度已经超40℃,刘贤和他的同事离清凉那么近,但又那么远。长时间的暴晒让刘贤和同事们一个个成了“黑旋风”。“为了大家的安全和清凉,一切都值得!”刘贤说。
保物流通畅,避开高温仍是硬仗
傍晚,中通快递常州分公司巨大的车库内,一辆辆“湿漉漉”的蓝色巨型货车鱼贯而入,装卸工人已经开启鼓风机在一旁等候,准备卸货。“最近高温天,我们车辆进库前,先用高压水枪淋一淋降温,不然车厢里四五十度,工人们卸货吃不消。”现场调度员介绍道。
快递分拣
夏季是一年中物流业的淡季,中通快递常州分公司的分拣中心每天仍有100多万件货物、近200辆货车进出港,600余名员工在一线奋战。“我们装卸货时间一般在傍晚和凌晨,避开一天中最热的时段。但毕竟是体力活,夏天分拣还是一场硬仗。”装卸工小赵一边对记者说,一边把码得比人高的货物搬上传送带,没一会儿,汗水就顺着脸颊淌了下来。
卸货员将货物从车厢取出后,便进入分拣环节。一楼车间专门负责大件货物的分拣,使用自动扫描仪和摆轮装置,根据快递上的区域编码将货物送进不同的线路。二楼车间负责小件货物的分拣,使用交叉带和双层滑道进行归类。分拣线24小时不停,操作工人是两班倒。
“近期天气炎热,我们也在食堂给大家24小时供应温开水和绿豆汤,还特意准备了两个冰柜的冷饮和消暑用品,方便工作人员和司机休息解暑。”公司党支部书记迟学君说。
(徐蕾 吴燕翎 尹梦真 实习生 韩佳仪 文 朱臻 王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