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村扬名:“文明之花”溢芬芳

2023年07月31日 15:09:51 | 来源:淮安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精神文明是推动社会文明的重要一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乡村建设内涵发生重大变化。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世纪80年代,隶属原淮阴市的金湖县淮村村、泗阳县平安村,即已头戴“文明村”桂冠,在全国文明村镇建设舞台留下了淮安人民团结奋进、破旧立新的时代芬芳。

  在新华通讯社主办的《瞭望》周刊1987年第6期上,记者查阅到中央媒体关于淮村村的最早报道,标题为《荒滩上建起了文明村》。该报道在导语中写道:“17年前,为了根治水患,人们让淮河由长江入海。入江水道上的江苏省金湖县金沟乡190多户农民,迁到了由白马湖、宝应湖和高邮湖所包围的一片荒滩上。新建的村落取名叫淮村。”报道同时提到了,在1987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淮村村“文明单位”称号。

  记者随后在另一本由淮安市本地档案部门编著的《淮安改革开放40年图志》一书中,也查阅到了这样一段记载:“1987年,金湖县淮村村、泗阳县平安村被江苏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出席了全国文明村镇经验座谈会。他们的经验,先后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选编入书,向全国推广。”

  一张康乐球球桌旁,两名年轻人带着几名孩童正在挥杆击球,周围不少村民或坐或站,饶有兴致地观看……《瞭望》周刊1987年第6期上刊载的这张老照片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金湖县淮村村民劳动之余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

  “当时整个淮阴市只有2个村被评为‘文明村’!”采访中,记者几经辗转,寻访到曾于1983年至1989年间担任淮村村党支部书记的唐锡贵。提起获评“文明村”的往事,这位71岁的老书记记忆犹新,至今充满自豪感。

  唐锡贵回忆,1969年刚从入江水道迁来时,淮村一穷二白,整个村只有500多亩良田,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大家就忙开荒、筑路、修渠,建排涝站”。到1981年,淮村从一个荒草滩变成了“米粮仓”,成为金湖县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但是,当时村民们的思想还比较落后,迷信观念根深蒂固。

  对此,淮村村党支部开展了一次党组织小整风活动,统一党员干部在“两个文明”建设上的思想认识。党支部带头同封建迷信思想作斗争,用事实戳穿封建迷信活动的骗人伎俩。同时,利用电影、录像、黑板报等平台和办培训班等形式普及科学知识,并大力宣传表彰破除迷信的新人新事,树立农村新风尚。

  “在全淮阴市(农村)第一个通了石子路,第一个吃上干净水。”唐锡贵说。为帮助村民逐步形成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淮村一马当先改善村里的生活环境、卫生条件。

  唐锡贵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下定决心要让家家户户吃上干净水。“过去大家都是去河里挑水,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村民经常生病,农业生产也受到限制。”当时,没有机械化打井设备,20多岁的唐锡贵憋着一股劲,发动全村8个生产队用两三个月时间挖了一口10米深的大井,花3万多元铺设了6600多米的自来水管。

  此外,淮村大力推广沼气技术,把猪圈、厕所与沼气池组合起来,使全村70%的农户用沼气烧饭、照明,用沼气水当肥料。粪便经过发酵处理后,极大地改善了村里的环境卫生,肠道类传染疾病得到遏制,过去流行很广的疟疾被彻底根除。

  “当时淮村整个风气比较好,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带头发挥作用,百姓齐心协力。”唐锡贵认为,这是淮村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我们那时提出一个口号,要求群众办到的党员干部必须先办到。教育群众,如果只是空头说白话,群众是不相信你的。支部书记不做好样子,党员也不可能信你。”

  淮村的文明新风很快声名远播,吸引了全国的目光,人民日报社、新华日报社、江苏省电视台等纷纷派出采访团队,聚焦淮村、报道淮村。

  改革开放以来,从“两个文明”到“五个文明”,从“文明单位”到“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校园”等等,社会主义文明建设逐步拓展深化。如今,“文明”成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一把综合性的价值标尺,向各个地方和每一个人发出召唤。

  从修路、通水到除迷信、树新风,淮村用行动创造文明的模样,诠释文明的内涵。如果说时间的意义在于铭刻其上的刻度,那么淮村文明建设的足迹所铭刻的正是文明的刻度。换言之,“文明”作为一把价值标尺,不是外在的茕茕孑立之物,而是在各地丰富多样的文明实践中加以形塑的,这也正是文明建设生生不息的意义所在。

  淮村是淮安文明建设的一个起始符。光阴如箭,几十年过去了,淮安已成功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淮安大地的文明建设正呈现出丰富的样貌。尽管当下的淮安与昔日的淮村置身于不同的历史时空,但以文明为线索去探寻就会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无法割断的历史关联。这种关联就像时间之矢,指向同一个方向:建设文明家园,创造文明生活。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