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海波
长达168分钟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通篇洋溢着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诗人们抵达长安之前的执着,是失意离开长安之后的旷达,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诗人们的这种执着,所有的观众和主创们一样感同身受,这样的旷达,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样的自信,于我心有戚戚焉。这种交织着执着、旷达和自信的力量,即使是二刷、三刷,带给观众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不仅没有衰减,反而是更加强烈了。正如导演谢君伟、邹靖所说的那样:“我最爱青年李白和高适策马奔腾的一幕,那是一种自信,大唐的自信。”影片结尾,主创通过高适之口,提炼出了“诗在、书在、长安就在”的点睛之笔,其所传达的笃定,就是大唐的自信,就是文化的自信,就是今天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脉之源和力量所在。
这种文化自信的塑造和传达,与影片的叙事策略是分不开的。《长安三万里》无疑借鉴了很多好莱坞的叙事手法,如冲突或危机前置,然后引入倒叙等等。更重要的是,影片在创新中国式叙事方面,进行了很多大胆的探索,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双男主”的设置。“双男主”设置并不新鲜,港片和网络剧中早有不少,但在“双男主”的设置中,按照好莱坞的创作原则,无疑会选择强势的李白视角。令人惊喜的是,《长安三万里》没有选择李白的视角,因为主创不想拍成李白传,而且李白不可学,如果采用李白的视角,会削弱观众的带入感,基于这样的考量,主创大胆选择了弱势的高适的视角。正如影片开头,大鹏翱翔高天,睥睨人间,人间高适,脚踩大地,始终仰望大鹏,选择高适的视角看李白,看大唐的诗人们,高适走到哪,就讲哪的故事,看到谁,就讲谁的故事。这样的视角选择和叙事策略,形成了影片松散的宛如长卷的结构,让影片具有了国画一般的散点透视的特色。最为难得的是,强势的李白和弱势的高适之间,商人之子李白和门第子弟高适之间,失意的李白与得势的高适之间,是一见倾心的,是惺惺相惜的,是相忘于江湖却又同气连枝的。
这种文化自信的塑造和传达,与影片的史诗追求同样是分不开的。我们一直有个认识上的误区,觉得动画电影往往是偏娱乐的,不太适合表现宏大的、具有史诗气质的题材。《长安三万里》的成功告诉我们,动画电影一样可以拍出史诗气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了给观众呈现一个尽可能真实的大唐,影片监制于洲介绍:“作为重大历史题材作品,《长安三万里》在剧本创作阶段做了长达半年的评审讨论,创作团队前期也做了大量的调研,查阅了几百本史书和相关资料,还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和诗人生活过的地方采风……在创作过程中也得到了包括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唐代文学方面专家、中国历史研究院唐史专家等多方协助,还专门聘请了唐代礼仪顾问,对包括唐代风俗、礼仪、服饰等细节进行细致还原。”正是在主创们多年磨一剑、精益求精的极致打造之下,影片为我们讲述了一群真挚的伟大诗人故事,呈现了一个恢弘的大唐想象样本。
这种文化自信的塑造和传达,与影片的美学品格更是分不开的。唐诗,作为有唐一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作为中国文学的璀璨明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根脉的重要来源。讲好唐诗的故事,呈现盛唐的气象,动画电影不仅在人物刻画、历史还原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在审美想象、审美精神呈现方面,同样有着超乎想象的可能。影片以“唐风、壮美、诗意、考究”为旨归,将先进的数字电影技术融入写意的水墨与色彩之中,中国风式地展示以《黄鹤楼》《燕歌行》和《将进酒》为代表的48首唐诗,尤其是《将进酒》想落天外的奇观演绎,是影片的高光段落。导演邹靖认为“这首诗情感特别丰富,交织着李白的失意与壮志,悲愤与豪迈,所以我们决定用一种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呈现诗的世界”。具体创作中,主创通过三维建模使诗中的意象立体化,进而进一步修饰形成细腻层次,再借助一系列技术手段产生真实的气体旋转和流动效果,通过考据、想象和技术的完美结合,构建了恣意汪洋、摄人心魄、充分彰显东方美学的瑰丽场景。
叙事策略、史诗追求和美学品格,只是讨论《长安三万里》的三个维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人阅读唐诗有着不一样的体悟,不同的人观看《长安三万里》,一定也有着不一样的体悟。就像唐诗可以常读常新一样,《长安三万里》也是可以常看常新的。李白也好,高适也罢,浪漫也好,现实也罢,从青年,到暮年,诗人们的内心从未改变,纯真依旧,仿佛就是我们漫长人生的价值投射,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巨大的慰藉和启迪。影片主创说,《长安三万里》是他们写给大唐诗人的“情诗”,而影片破纪录的票房表现和观众的高满意度,无疑是大唐的自信在当下的深度共鸣,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生成变奏的一个华彩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