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江苏的非遗“家底”尤其厚实 ,162个国家级项目,数量居全国前列。其中,泰州兴化的竹泓木船制造技艺较早地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天的《基层有办法》,我们一起去看看当地是如何传承和发展,让这一传统技艺在当下熠熠生辉。
盛夏时节,走进兴化市竹泓镇,忙碌的生产车间内,木船制造声此起彼伏。
江苏苏航船业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许定强说:“客人下了订单,我们开始进行生产制作,目前我们的订单量已经排到9月下旬。国内各大知名的旅游景点,应该能占到70%。”
水乡兴化,无船不行。独特的地理条件孕育了木船制造技艺,纯手工打造的工艺已传承千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最高峰时,一个小镇集聚了近百家造船作坊。然而进入新世纪,由于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水泥船的竞争等多重因素,竹泓木船风光不再、订单锐减,作坊萎缩到十余家。如何让这一传统技艺度过生存危机,当地认真分析,针对企业小、利润薄等问题,给出破题关键,那就是组团走产业化之路。
兴化市竹泓木船园区党支部书记王震说:“2012年下半年,划了250亩土地,组建了木船非遗保护生产园区,把我们全镇20多家木船企业全都转移到园区,统一由政府给他们提供服务和帮助。”
非遗传承在技艺上不能被科技所取代,但在宣传推广、市场营销、经营运作上却可以与互联网融合。当地成立了文化产业公司,对园区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插上科技与互联网的翅膀,园区先后成功申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省级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园。企业抱团发展,政府推动打响品牌,这样的模式极大增强了木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坚定“触网”的同时,竹泓木船也坚持着创新性发展。如今,走进当地的造船企业,过去常见的渔船已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画舫船、尖头船、欧式木船、艺术欣赏木船等系列观光旅游船。
兴化市亚星木船负责人李玉云说:“我们的木船现在发展成为旅游观光、影视道具包括观赏景观,我们发展了很多行业类别。我们通过互联网,产品能够从国内走向国外,让我们的非遗路走得更宽、走得更久。”
如今,在兴化竹泓这个非遗小镇,年产木船已经达到6000余条、木船行业年交易额超5亿元。接下来,当地还将以木船制造产业为基础 ,以木质工艺技术为依托,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同步发展旅游观光业,在继承与发展中让更多人了解认识木船文化,让这一传统非遗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沈杨 杨帆 杨尔希 周雷 兴化台 编辑/赵黎静)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