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鹅子
(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清代的诗人龚自珍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对于个体而言,记忆是一个人的本源和载体,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历史文化的记忆也是民族的本源和载体。
从“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的王勃到“莫到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的王昌龄,从“青山临黄河,下有长安道”的孟郊到“劝君多买长安酒,南陌东城占取春”的刘禹锡,从“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的白居易到“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贾岛……
但“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是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是李白,“总为浮云能避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还是李白……
唐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灵魂,是那段波澜壮阔历史文化凝聚而成的瑰宝,每每思及于此,我们总能第一时间想到李白。
不过,《长安三万里》却没有选择李白作为叙事的主角,而是以更木讷苦闷、丝毫没有主角气质的高适讲述他与李白之间跨越数十载的情谊,也讲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贯穿剧情的明暗双线,一条对高适来说,是“汉将辞家破残贼”的扶大厦之将倾;一条对李白来说,是“诗在,长安就在”的浪漫情怀。全片没有偶像剧那种做作,而是如同真实生活一般:潇洒的诗人们未必很帅,生活中也各有各的烦恼,甚至有着比普通人更多的苦闷、潦倒、中年肥胖与衰老;战乱中生活窘迫、郁郁不得志,绝大部分人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甚至死于非命。但是,这些无损于他们能够写出流芳百世的伟大作品。
其实刚从电影院出来,并没有太大的触动,唯一的感受就是:难得看完一部电影,感到自己被尊重了。
被尊重的不仅仅是观众,更是历史本身、历史的复杂性。当然,尊重并不是百分之百的遵从,三个小时的电影也绝无可能还原从大唐盛世到安史之乱的近百年的历史,相当一部分的历史细节被简化、历史事件被戏剧化了,但瑕不掩瑜。
《长安三万里》最独到的地方,就是它朴素而写实的表达方式,平铺直叙地表现唐朝诗人的生平、性格和诗篇,反而更加打动人心。因为无论怎么修饰、演绎,也无法再提升唐诗的意境;无论怎么改编、立意,也无法再拔高诗人的风骨。
尤其是结尾部分,李白和永王的故事,这段的叙述可谓吃力不讨好,如果处理不好,整部影片的口碑极有可能急转直下。但是《长安三万里》却本本分分将事情展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自己去判断,让观众自己去体会。
论编剧能力,历史比每一个人都优秀。
不乱改编, 不瞎立意,不夹杂私货,本本分分拍出一段中华文化的历史,就可以很好看。
数千年文化传承的共鸣在交相辉映,真实的创作者就是要展现这样的状态,历史和现实都是如此。
《长安三万里》一定会在中国电影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