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艾佩韦
数千年来,中国的汉字艺术形态不断推陈出新,汉隶生动流畅、魏碑朴拙雄浑、唐楷厚重庄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字之美”……
数千年来,中国的思想文化不断赓续发展,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乾嘉汉学,在世界文化大观园中熠熠生辉……
数千年来,中国的各类制度不断调整变革,郡县制、行省制、文官制、科举制、监察制度,对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如浩浩江河,滋养泱泱华夏;纵横九万里,创新创造如熠熠繁星,汇聚煌煌文脉。盛世中华,何以中国?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一次次突破“山重水复”,屡屡迎来“柳暗花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激荡“创新性”,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形塑出当代中国的崭新模样。
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五千多年没有断流的中华文明,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深厚土壤。百余年来,我们党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创新性,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发出中华文明的时代光芒。作为“结合”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激活了马克思主义,也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标志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感悟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继续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就能推动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绽放出夺目光彩。
一山一水见证着历史风韵,一诗一画写意着中华文化。长江、黄河孕育出华夏民族、书写了炎黄历史,伟大思想巨匠让儒、道等各家学说“百花齐放”,古老中国“四大发明”改写了世界历史,楚辞、汉赋、唐诗、宋词述说着中华儿女的“诗情画意”,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彰显着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在江苏,“云上博物”数字展览空间用科技将八方宝藏纳于方寸,一代代匠人在俯首低眉间,将29000余项非遗传承至今;在湖北,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高质量推进,万众聚首长江之畔屈原故里,用民俗活动传承端午文化;在四川,三星堆遗址、水稻田遗迹验证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巴蜀风韵妆点着城市景观。中华儿女担负着新的文化使命,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筑牢“文化之根”。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提供了精神力量。从“北斗指路”“嫦娥揽月”,到“天问探火”“天宫建站”,漫天的“神话传说”照亮了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呈现出独特的“中国式浪漫”,彰显着中华儿女的创新品质。正是有了这种“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创新精神,“甘坐板凳十年冷”的创新毅力,才有了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不断攀升,我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硕果。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立足时代所需,回应人民所盼,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创新文化,鼓起不畏艰难的勇气,保持开拓创新的姿态,勇闯“无人区”,攀登“新高峰”,就能全面激活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创新动能。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面对未来,让我们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激发文明发展进步的动力和活力,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艾佩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