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城市的犄角旮旯见缝插“绿”、见缝插“景”的“口袋公园”,如珠玉般散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为百姓家门口的“微幸福”不断加分。近日,《2023年苏州市“公园城市”建设实施计划》正式印发,提出实施公园融城行动,计划打造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230个。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是现代人理想的生活状态。绿树成荫、水清岸绿、鱼鸟嬉戏……这些好风景是市民的新期盼。立足美丽中国建设,紧握绿色之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人为本全民共享,让“口袋公园”兜起城市的大格局、百姓的小日子,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求,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行走在城市的角角落落,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的闲置空间,要让这些空间利用起来,打造“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美丽格局,就需要推动“口袋公园”“小微绿地”建设,并在规划和建设上独具匠心、有的放矢。一方面,要注重适当“留白”,充分考虑附近居民的需求,广泛征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做到规划和建设科学、合理、便民。另一方面,口袋公园建设应努力注入地方文化和城市气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赋予小微绿地以文化内涵,使其内外兼修,成为富有历史温度的城市文化名片。
“口袋公园”“小微绿地”的建设,可以说是城市建设的“小切口”,让我们在这里面看到了“大民生”,不仅在于让城市展现出“处处是诗意”的方寸之美,更在于“变废为美”,让城市中的废地、荒地、边角地成为人民群众乐意去的“打卡之地”。只不过,“三分建设,七分管养”,建成投用从来不是终点,而是管理维护的起点。杜绝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建立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做好日常管理、维护,才能让“口袋公园”成为持久保鲜的“小而美”高品质空间。当然,“口袋公园”既是共享空间,也是共同呵护的成果,守护好“绿色福利”,还需要群策群力、共同推进,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才能让山水草木更好与城市相融相生。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这些美好的期盼,正在“口袋公园”“小微绿地”的建设中逐渐变成现实,下功夫建好绿色空间、用实招护好民生福祉,如此方能在家门口抵达最近的“诗与远方”、在街巷里拥抱美好生活。(望亭镇 王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