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作为改革发展的第一线,是社会治理的一面镜子,能够切实“返照”社会治理问题。基层治理作为社会治理中核心的一环要求我们抓好基层党建这个龙头,以凝聚“三力”为钥匙,打开基层治理善治的大门。
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的“战斗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基层是联系政府和群众的纽带,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好不好,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指数,关系着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权威,关系着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能否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应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到守正创新,勇闯新路,紧紧围绕社区的特色文化、群众需求以及人群结构等,不断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形成百花齐放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以群众参与,提升基层治理的“凝聚力”。“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自治体现的是群众自己的意志,保障群众参与度是激发群众活力的有效举措。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真挚情怀,多办一些关系民生工程的实事,多解决一些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提升群众的基层自治能力不光要“身”入,更要“心”入,及时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列出问题清单,切实提高人民幸福水平。只有提升群众参与的热情,凝聚群众力量,把牢群众诉求,对准群众需求,细化服务举措,才能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以科技支撑,提升基层治理的“智慧力”。智治就是以信息化促进治理精准化、健全完善“小治理,大联动”工作模式,以网格联动为基础,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社”。要实现基层有效治理,需要主动顺应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型与变革,全面提升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因此,在基层要强化数字赋能,推进治理智慧化转型升级。激活治理的“神经末梢”,更好激发基层治理效能。只有抓好基层治理才能打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基层不牢,地动山摇。”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我们要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根基,夯实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石,让国家治理稳固发展、长治久安。
(黄桥街道 陆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