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魔咒”

2023年07月10日 06:48:52 | 来源:央视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912年,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泰坦尼克”号在首航时撞上了冰山,导致1500多人遇难,成为20世纪全球十大灾难之一。一个多世纪以来,“泰坦尼克”号沉船残骸深埋海底,但其神秘感和吸引力却一直不曾逝去。

  近期,一艘名为“泰坦”号的观光潜水器在下潜考察“泰坦尼克”号残骸时不幸失事,5名乘客全部遇难。随着调查的深入,人们发现“泰坦”号失事的原因竟然也与一百多年前的“泰坦尼克”号惊人的相似。

  7月2日,一位“泰坦”号事故遇难者家属向《纽约时报》透露称,潜水器中的五人很可能是在一片漆黑中,听着喜欢的音乐,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刻。

  这是关于“泰坦”号事故真相的一个最新细节。

  6月22日,在大规模搜寻持续数日后,搜救团队宣布,“泰坦”号潜水器发生了可怕的灾难性“内爆”。

  美国海岸警卫队少将 毛格:对残骸碎片的分析证实下潜器发生了灾难性内爆。

  这意味着,整艘潜水器,是被深海中几百倍于大气压的压强瞬间碾碎的。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事故背后的更多内幕也逐渐曝光。

  《泰坦尼克号》导演 卡梅隆:“泰坦尼克”号船长的狂妄自大导致惨剧发生。如今同样的狂妄自大又把“泰坦”号潜艇推入绝境。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看来,“泰坦”号与“泰坦尼克”号不仅名字相似,失事地点相近,甚至两起悲剧发生的深层原因,也“惊人相似”。

  1912年4月,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邮轮从英国出发,开始它的首次航行,目的地是美国纽约。途中,邮轮撞上冰山后沉没,1500多人落海遇难。

  《泰坦尼克号》导演 卡梅隆:“泰坦尼克”号沉没是因为船长在一个没有月亮能见度很低的夜晚,全速将船开到了冰原之上。尽管他之前已经多次收到前方有冰山的警告。

  卡梅隆认为,这次“泰坦”号之所以发生惨烈事故,也和一百多年前的“泰坦尼克”号一样,是由于忽视了事前的种种警告。

  “泰坦”号潜水器,长6.7米,重10432千克,隶属于美国“海洋之门”探险公司。该公司的业务之一就是用潜水器将客人送到海底的“泰坦尼克”号沉船处参观。

  即使在“泰坦”号失事半个月后,该公司官网也没有撤下参观“泰坦尼克”号残骸的广告。

  在海平面以下200米的深度,海水压力就是海平面的20倍。而参观沉船残骸要下潜到3800米深的水下,对潜水器质量要求极高。

  2022年夏天,“海洋之门”公司曾邀请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记者,对一次“泰坦尼克”号残骸探险进行跟随拍摄。

  在潜水器内部,记者看到,“泰坦”号并不像任何常规的深海潜水器,它没有仪表盘,只有一个触摸屏电脑和一个电源按钮。

  海洋之门勘探公司首席执行官 拉什:我们只有一个按钮,就是这样。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 波格:稍等,我见过其他潜水器,内部就像驾驶舱,都是一排控制装置。

  海洋之门勘探公司首席执行官 拉什:它和其他潜水器相比,就像iPhone之于黑莓。

  在海洋之门的首席执行官拉什的口中,这艘潜水器代表的是“最新技术”,但在哥伦比亚记者看来,这艘潜水器的不少零件看上去并不那么“高端”。比如这个顶灯。

  海洋之门勘探公司首席执行官 拉什:我从露营世界(商场)买的。

  海洋之门勘探公司首席执行官 拉什:整个过程我们都是用这个游戏手柄控制。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 波格:拜托,也就是说这个潜水器是你把现成的零件拼凑在一起制成的。

  海洋之门勘探公司首席执行官 拉什:是,就是这样。

  记者波格还发现,“泰坦”号是一个狭小的密闭空间。几位乘客只能挤在潜舱内的地板上,船上有音乐系统、摄像系统、加热系统,却唯独没有救生与逃逸系统。

  那么,这样一个看起来挺简陋的潜水器,又是如何被顺利推入市场的呢?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 波格:首先,拉什有足够的实力。他在普林斯顿大学主修航空航天工程专业。他设计并驾驶自己的飞机,之前也设计过潜水器。

  拉什是“海洋之门”的CEO兼联合创始人,也是“泰坦”号潜水器的总设计者。他也是此次遇难的5名乘客之一。

  拉什一直热衷于冒险探索。1981年,年仅19岁的他就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喷气式运输飞行员。而在这次下潜之前,拉什已经有13次“泰坦尼克”号潜水经历了。

  事实上,除了自己的背景具有说服力,拉什还找来不少大机构和深潜圈的大佬给“泰坦”号站台。

  “泰坦”号宣传视频:我们与华盛顿大学、美国宇航局以及波音公司的航空专家合作设计了我们的潜艇外壳。

  而在“泰坦”号事故发生后,这三家机构却都否认参与了潜水器的设计或建造。

  此外,拉什还请到了曾37次成功下潜至“泰坦尼克”号残骸的资深深海探险家纳戈莱特。

  深海探险家 纳戈莱特:两三年前,我接到拉什的电话。他向我解释说他做了很多测试,展示了他们建造这些东西的一些方法。我说好的没问题,我可以搭乘这艘潜水器。

  纳戈莱特曾因在1987年参与过“泰坦尼克”号的首次打捞工作,被外界誉为“泰坦尼克先生”。他一定没有想到,这一次搭乘“泰坦”号下潜,会真的要了自己的性命。

  “泰坦”号船体所用的材料也一直是争议的话题。

  一般深潜器都采用钛合金或钢体,而“泰坦”号则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主。

  拉什认为,相比全钢钛结构,碳纤维材料不但“坚如磐石”,而且成本更低。

  海洋之门勘探公司首席执行官 拉什:碳纤维是一种很好的材料,比钛要好,比很多其他材料都好。

  事故发生后,有专业人士指出,这种看似十分安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或许恰恰是导致“泰坦”失事的主因。

  《泰坦尼克号》导演 卡梅隆:我们一直认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并不适合制造潜艇外壳。因为每一次压力循环都可能对潜艇外壳造成渐进式损伤。你或许已成功下潜多次,但就像这次事件,它就是失败了。

  更有甚者,“泰坦”号不仅主要用了这种材料,而且用的还是被淘汰的“二手货”。

  拉什曾透露,“泰坦”号的外壳采用的是波音打折销售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都已过了可用于制造飞机的保质期。当被问及是否会有安全隐患时,他却表示这种材料的保质期“设定得比实际可用时间短得多”。

  但在“泰坦”号出事后,波音公司却回应称“并没有发现任何向‘海洋之门’或其首席执行官出售复合材料的记录”。

  事实上,自从2018年“泰坦”号刚开始设计时,行业内部甚至“海洋之门”公司内部就不断有质疑和批评的声音。

  当时,一位海洋之门的前雇员就向媒体透露,“泰坦”号用碳纤维材质制造的船体并不符合安全标准。考虑到水压等一系列因素,船体材料应当有7英寸厚,而实际的船体厚度则只有5英寸,这会影响到船体本身的附着力。

  根据2018年的一项诉讼记录,海洋之门的前海事运营总监洛奇里奇在被解雇之前曾对“泰坦”号的安全提出过问题。他警告称,“公司没有对碳纤维船体进行无损检测或调查。”

  不仅如此,洛奇里奇还发现,“泰坦”号的舷窗所使用的是只能承受海下1300米水压的玻璃。当时公司拒绝出资,为潜水器专门设计一款可以下潜到海下4000米的舷窗。

  美国海军潜艇舰长 麦克拉伦:不同的材料,分子结构不同,膨胀和压缩系数也不同。然后潜艇在海下这个深度上下移动,密封性肯定会受影响。这就是为什么一般潜艇不带任何舷窗,因为这会是一个弱点。

  也是在2018年,美国海洋技术协会向拉什提出警告,“海洋之门”公司应该在上市前将“泰坦”号原型提交给第三方机构监督测试。

  深海工程师 泰勒:我们都告诉他们,有人会因此丧命,不能这么做。

  然而,在很多熟悉拉什的人眼中,他像是一个注重创新却罔顾安全的“暴君”。

  海洋之门勘探公司首席执行官 拉什:在某种程度上,安全考虑纯粹是浪费时间。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只是想着安全,就不要起床、不要开车,什么都不要做。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2018年,著名的深水勘探专家麦卡勒姆也曾给拉什发邮件,警告称,“泰坦”号的开发可能会出现“灾难性”问题。

  在其中一封电子邮件中,麦卡勒姆写道:“尽管我很欣赏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但你们可能会把整个行业置于风险之中。”

  但拉什却根本不以为然,他回信称:“我们经常听到‘有人会死’这样毫无根据的指责。我认为这是对我个人的严重侮辱。”

  麦卡勒姆表示,他在给拉什发最后一封电子邮件时,再一次向他发出警告:“讽刺的是,在奔向‘泰坦尼克’号的过程中,你的行为映照了那句名言‘她永不沉没’。”

  最终,麦卡勒姆的话一语成谶。

  虽然“泰坦”号在此次失事前,曾有过13次下潜成功的记录,但曾搭乘“泰坦”号下潜的乘客也承认,这艘“潜水器”一直存在安全隐患。

  “泰坦”号前乘客 瑞斯:我搭乘海洋之门深潜器进行的四次潜水之旅,每次都会出问题。最小的问题是,你和水面的联系时断时续。

  而所有“泰坦”号乘客登船前必须签署的生死状,其实就是一份免责声明。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 波格:“泰坦”号是一艘未经任何监管机构批准或认证的实验性潜水器。下潜可能导致身体伤害、残疾、情感创伤或死亡。

  就这样,“泰坦”号在从未获得过深潜运营执照,也没有接受过专业质量检测,更没有建立潜水器状态监控系统的情况下,被推入了市场。

  据“海洋之门”官网介绍,乘坐“泰坦”号单人单次下潜的价格是25万美金(约合人民币180万元),潜水全程约为8个小时,其中包括两小时下潜和两小时上浮。报名参加的探险者们不需要有潜水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丧生海底的5名“泰坦”号乘客,除了“海洋之门”的CEO拉什、资深深海探险家纳戈莱特,其余三人也都并非普通人。

  6月17日,也就是“泰坦”号正式下潜的前一天,英国亿万富翁哈丁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了一篇日志:“由于纽芬兰遭遇着40年来最恶劣的冬季,这很可能是2023年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前往‘泰坦尼克’号的载人任务。”

  哈丁的极限探险经验十分丰富。

  2021年,他和海洋探险家韦斯科沃曾潜入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创下“全海洋深度潜行”持续时间最长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2022年,他乘坐蓝色起源公司的商业太空舱飞往太空,并安全返回。

  相比之下,这次“泰坦”号只是下潜至海下4000米深,看起来挑战并不算大。但却成了哈丁的 “绝命之旅”。

  5名遇难者中还包括一对父子——48岁的巴基斯坦裔英国商人沙赫扎达·达乌德和他19岁的儿子苏莱曼。

  一直以来,达乌德都热衷于短途极限旅行,他曾在2018年初前往南极洲,又在同年12月穿越了非洲卡拉哈里沙漠。

  “泰坦”号失事后,达乌德的妻子克里斯蒂娜接受采访时表示,原本是她要陪丈夫乘坐“泰坦”号下潜的,但因为儿子苏莱曼真的很渴望去看看“泰坦尼克”号,所以她在临出发前把机会让给了儿子。

  达乌德的妻子 克里斯蒂娜:他们下潜前我们互相拥抱了彼此,还开了玩笑。因为沙赫扎达特别期待这次深潜,他就像孩子一样高兴。

  记者:这就像是一生的梦想要实现了。

  克里斯蒂娜:没错,他像孩子一样兴奋,他们俩都非常兴奋。

  克里斯蒂娜还透露说,在他们决定搭乘“泰坦”号下潜前,“海洋之门”公司CEO拉什曾专门从美国飞到伦敦,与他们一家见面,极力劝说他们要相信一切都是安全的,甚至“比过马路更安全”。

  “泰坦”号悲剧发生后,越来越热门的极限探险旅行再次引发人们关注。

  麦迪逊登山公司老板 麦迪逊:我的愿景是,提供攀登七大洲最高峰等探险服务,尤其是针对珠穆朗玛峰和高海拔山峰的攀登。

  加勒特·麦迪逊是麦迪逊登山公司的老板。他曾带领不少富豪攀登珠穆朗玛峰,每次平均花费为9万多美元。

  麦迪逊称,参与冒险的富豪们都想受点“苦”,这样他们才能找到活着的感觉。

  麦迪逊登山公司老板 麦迪逊:在花费了12万美元后,如果一个客户登上了山顶,站在世界之巅看风景,这种体验就是无价的。

  据联合市场研究公司分析,2022年,冒险旅游业的市场规模达到3660亿美元,到2030年,它将超过1万亿美元。

  6月29日,太空旅游公司维珍银河完成首次商业航天飞行,将首批付费客户送入亚轨道空间并返回。

  据路透社报道,维珍银河目前有约800名客户在排队等待“飞天”,他们已经支付了25万美元至40万美元不等的票价。

  除了维珍银河,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公司已将近30名乘客送至太空,而它首次载人太空飞行的船票售价高达2800万美元。

  2022年4月8日,SpaceX将4名乘客送入了国际空间站,票价高达5500万美元。

  曾经被视为生命禁区的南极,如今也成了热门旅游景点。

  据英国《卫报》报道,今年夏天,预计将有10.6万名游客踏上南极洲。如何减轻人类活动对南极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棘手却尚未得到重视。

  近年来,珠峰攀登路线“拥堵”“排队”的新闻也多次登上热搜榜。

  根据测算,每年这些登山爱好者会在珠峰上留下10吨排泄物。仅在最近3年,珠峰上就增加了50吨垃圾,要清理这些垃圾,难度可想而知。

  据“全球救援”公司透露,仅去年一年,该公司就在喜马拉雅山脉范围内进行了168次救援,其中大约半数是在珠穆朗玛峰。2023年在珠峰死亡和失踪的人数已高达两位数。

  对此,专家警告称,缺乏监管约束的极限探险旅游可能会对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