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上流传了一个梗,“被正式确诊为××”。一个明确的出处大概是“西安人被正式确诊为沈眉庄”。一位西安市民表示,由于西安游客太多,自己和电视剧《甄嬛传》中的沈眉庄一样,已经不想出门了,准备窝在家里把外面让给外地游客。
类似的,如“北京人被正式确诊为哪吒”,北京最近持续高温,人们仿佛哪吒脚踩了风火轮去上班;“福建人正式被确诊为孙悟空”,也是因为高温,当地人仿佛孙悟空待在炼丹炉里;“广东人正式被确诊为依萍”,因为广东最近大雨和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里依萍要钱那天淋的雨一样大等等。
“被正式确诊为××”的说法,算是一种比拟修辞,如果用得巧妙,确实能产生让人会心一笑的效果。比如说成哪吒,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人们完全可以脑补踩在地上脚底发烫的感觉。不过,也正如每创造一个网络梗,后面还要加一句解释,这或许也是它致命的地方——把简单的事物变复杂了,给交流无中生有地添加了一个脑回路。尤其是它还和本该简洁明了的天气状况相关,难免给人做作之感。
其实,这不过是网络造词景观的一个案例罢了。网络总是不断地制造各种梗,但也会在热烈的狂欢之后,迅速进入衰退期乃至消失。这很常见,也几乎是每个网络梗必然的宿命。网络梗本身没有原罪,关键是舆论的偏爱与追逐,进行着高分贝、无脑化的重复与强调,这就难免让人厌倦。
当然了,并不是说使用网络梗有什么问题,网络梗本身也是一种狂欢,是一种解构性的精神释放。只不过,当一个网络梗出现后,大大小小的舆论单元,从普通网友到机构账号,都如获至宝般蜂拥而上,这多少也从侧面反映了某种“贫瘠”——人们缺乏自我表达的方式和能力,只能在网络梗中捕获些许灵动。
不知道“被确诊”的网络梗还会流行多久,或许还没有高温天气持续的时间久。就像酷热的天气期待降温,过热的网络文化有时也需要冷水浇头,理性和冷静,才能创造一些更持久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