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国家创新体系布局,提出“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江苏省委明确支持南京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丰富科教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南京,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追求?记者日前走进企业和实验机构,探寻南京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业创新,是南京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的第一步,稳住产业的创新势头,也就稳住了发展的基本盘。
在南京滨江的中兴全球5G智能制造基地,记者看到了南京产业转型升级的勃勃生机。走进生产车间,只见生产线上自动化作业的机器人、机械臂忙碌不停。工作人员介绍,三年前工厂进行了5G全连接的升级改造:在机器视觉、5G+数字孪生等技术加持下,研发、生产、运营已经实现全流程智能化贯通,这里不需要工作人员投入生产,而是通过一支支精准高效的机械手臂、一辆辆自动找人找货的无人搬运车,进行产品的生产、组装、测试。
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带动下,工厂基站产品生产效率提升了113%,物流周转效率提升了50%。记者了解到,作为5G网络技术研发和5G设备制造企业,中兴全球5G智能制造基地已展现出强大的示范效应。以此为基础,南京市正积极利用中兴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效应,加快打造"5G+智能制造"技术服务平台,带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我们希望把位于南京的智能工厂打造成一个示范标杆,和其他的产业伙伴一起研究,把工业制造、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应用,带到这里研发、实践,共同实现数字化转型。”中兴通讯副总裁陈志萍表示。
如果说产业创新是创新之藤向上生长攀缘高峰,那么基础研究就是扎入地层夯实创新根基。一个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崛起,见证了南京强化创新之基,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转化的发展实践。
在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记者来到"南京现代综合交通实验室"。这家成立于2020年的重大创新平台,正服务国家战略目标,瞄准高原冻土、核心软件、桥梁国家标准规范等课题开展研究。
南京麒麟科创园管委会科技创新服务处处长虞兴涛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实验室正在参与绿色低碳长寿命新型路面,以及高寒强紫外线地区钢混组合桥梁桥面项目的研究好技术攻关。未来,要把实验室打造成全国重点实验室,围绕交通强国试点的任务开展一系列工作。
聚焦国家所需、发挥自身所长,南京积极融入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研究整体布局: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南京,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中科院南京麒麟区域创新高地加速崛起……这些硬核战略科技力量,已成为南京抢滩登陆未来产业的原始创新策源地。
行走在如今的南京,记者深切感受到创新已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标识和最大的发展底气。数据是最好的证明:在自然科学杂志最新公布的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中,南京位居第8位,在国内仅次于北京和上海。而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科技集群排名中,南京更是从2018年的第27位提升到2022年的第13位。
有产业创新的坚实支撑,有基础研究的前瞻布局,创新这篇大文章南京一定能够写好,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也必将成为南京新的靓丽名片。
来源 | “评新而论”微信公众号
记者 | 黄蒙 刘霞 周杨杨 陈忠耀 何斐 徐为民 郑伟 龚俊杰
图片 | 江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