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扬中国智慧,谱写时代华章。6月27日,大型通俗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首轮播出正式收官。
该片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局、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6月18日起,江苏、北京、天津、河北、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甘肃、新疆等10家省级卫视,芒果TV、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重点视听平台重磅首播。6月28日起,湖南、内蒙古、辽宁、江西、广东、广西、海南、青海、重庆、西藏、陕西、新疆兵团卫视等12家卫视第二轮播出。
自开播以来,节目正片和精彩花絮频上热搜、屡次破圈,电视机前的观众和屏幕前的网友集体“追更”,在弹幕区和评论区实时参与话题讨论,使节目热度一路高涨。
首轮播出至今,十家卫视电视端覆盖观众共达1.08亿,单集最高收视率达2.175%,市场份额突破11.825%,成为电视理论节目的“现象级”作品。江苏卫视的10集平均收视率达1.309%,7次位居省级卫视除电视剧外所有节目类型同时段第一。网络端相关视频总播放量破5.9亿。
高光开播 刷屏出圈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唱响大合唱
《中国智慧中国行》从“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十个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古语切入,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精彩丰富的视听语言,彰显出中国智慧独有的生命力与实践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如何从短短十个古语中,窥探中国智慧的历史脉络、思想魅力和时代价值?节目采用“文化溯源+探寻者见证+实践者讲述+世界青年说+权威专家解读”的丰富结构,并综合手绘动画、情景演绎、歌舞表演、诗歌朗诵等观众喜闻乐见的多种表现形式,使古与今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了节目语态的年轻化,引发了广泛关注。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求是、光明日报、文艺报、旗帜、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国家广电智库、广电时评、视听中国、学习强国等众多中央主流媒体和行业权威账号集体发声。
芒果TV、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哔哩哔哩等网络视听平台在首页对节目重点推荐,微博、抖音话题置顶推荐。
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超过2000个媒体蓝V账号每天在微博矩阵发布宣推短视频,人民网、光明网、中青网等300多家重点网站转发。
截至目前,节目相关话题微博阅读量破6.3亿,讨论量超26.4万次,收获全网热搜超53次,其中微博热搜33次。#这个国家的纸币上印着袁老的杂交水稻#、#法国姑娘用法语唱明月几时有#、#2900年前的青铜饭盒里装了什么#、#萌娃合唱二十四节气歌#等不断引发网友热议。
一组组数据有力印证:全国广电“一盘棋”发挥超强传播能力和聚合效应,让理论传播“大合唱”唱得响、传得远。
别具匠心 通俗亲民 在思想激荡中打造电视理论节目新标杆
《中国智慧中国行》注重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注重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转化中超越,充分展现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与生俱来、与时俱进的生机与活力。节目播出后,专家学者不吝盛赞,对节目在文化传承、守正创新、国际传播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向明表示:“节目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撷取中华文化精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突出贡献。”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永昶认为:“《中国智慧中国行》是连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课堂。是时光在回响,更是思想在激荡。”
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广播电视学系主任唐俊看来,《中国智慧中国行》不仅奉献了一档别具匠心、通俗亲民的优质理论节目,还昭示了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连续性、蓬勃鲜活的创新性和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江苏省影协电影理论评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著名影视评论家张永祎认为,节目通过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对于节目的创新之举,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乘虎表示,“节目在思想性、艺术性、理论性、互动性等多个维度,树立了中国式电视理论节目有新意、有深意、有诗意的新标杆”。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明品将节目比喻为主题教育和专题学习的高品质视听“辅导教材”,认为“多方面的创新实践优化了电视理论节目的范式,并催生出新的样态”。
节目秉持国际视野、倾听青年心语。在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张健看来,节目中的“老外”面孔,给中国智慧增添了外国视角,“与十八大以来大力倡导的命运共同体与文明互鉴实践不谋而合”。
“节目用丰富的内容组建方式化解了理论探讨的高冷与艰涩,”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冷凇认为,“在语态表达上,节目始终坚持青春的话语方式,打造了时尚前卫的青年语态”。
古今对话 中外交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舞台焕发勃勃生机
从一首国潮Rap主题曲“先声夺人”出圈,到法国姑娘翻唱“明月几时有”走红,从马达加斯加货币印有中国杂交水稻引发热议,到萌娃合唱二十四节气歌被网友“建议上春晚”……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广大观众和网友不仅学到了优秀传统文化背后的故事和深意,也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分享给更多的人,掀起了一波“今天你《中国智慧中国行》了没”的观看热潮。
节目专门邀请了B站UP主创作了一首说唱风格的主题曲,让稳重大气的传统文化呈现得更为时尚生动,直戳年轻网友的审美点:“泰酷辣!”
为什么马达加斯加的货币上印着中国的杂交水稻?了解背后故事,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也唤起观众从古语“天下大同”到如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距今2000多年的超级工程都江堰,其竹笼拦水设计至今仍在使用,不由得让人感叹中国古人的智慧。
梦回大唐,这回实现了!在“花月宴”的舞台上,舞者们翩翩起舞,仿佛让我们看到唐代簪花美人从画纸上走出来。
古人喜欢在礼器上铸“铭文”,这不,一件穿越两千九百年的“青铜饭盒”来到我们面前。98个字的铭文中,一共出现了6次“德”字,这也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关于“德治”的文献记录。
小小萌童,齐声合唱二十四节气歌。有多招人稀罕呢?也就是“可以上春晚”的水平吧~
小小一罐盐,却是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告诉我们,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流传千年,在第二期节目中,来自法国的姑娘爱黎演绎了法语版本,法式风情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交融让网友不由得惊呼“中法合璧,别样浪漫!”
从大卫·弗格森、“汉字叔叔”等海外专家学者,到来自法国、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的外国青年代表,海外嘉宾的参与提升了节目的国际化视野,观众们津津乐道。与此同时,贯穿节目始终的地道“中国风”元素,也在国外刷屏,深受外国青年群体的喜爱。
(主题曲有)如此令人惊喜的创意,如此美好的呈现,如此具有美感的表现方式!
感谢分享
酷。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字也非常神秘,让人着迷。
很有趣,也很有信息量的节目。汉字叔叔花了二十年的时间研究汉字。很开心可以更多了解中国的俗语和文字。
令人印象深刻。他对于汉字真的了解很多。想看到更多这一类的视频。
汉字非常难学,但是真的是太美了!汉字叔叔很棒!
她唱得很动听。
中国智慧博大精深。很想知道如何通过电视节目呈现。
希望有机会通过你们的节目多了解一些中国文化。
《中国智慧中国行》口碑和热度双丰收的背后,是主创团队的赤诚匠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视听语言鲜活表达下引发的强烈共鸣。文化底蕴与大众趣味的完美融合,让观众对内容甘之如饴,好评如潮的讨论之声就是生动的例证。
正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郝立新所言,《中国智慧中国行》集文化性、历史性、理论性等多种特点融合在一起,特别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有机融合在一起,可以使广大观众进一步体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民族意义以及广泛的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