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揭秘| 41颗“打包上天”的卫星有多大

2023年06月16日 08:34:32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新闻讯 记者/王晟 权廉程 发自长春

  北京时间6151330分,41颗商业卫星搭载长二丁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创下了中国航天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记录。

现场摄影:郑斌

  同样是长二丁火箭,2015年把同一家公司的商业卫星送上天,一次只能送上去4颗,才过了8年,怎么就能实现一箭41星呢?

  “打包上天”的卫星到底是什么样??记者专程前往这批卫星的“摇篮”——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卫星从冰箱大小“进化”到书包大小  

  这是吉林一号高分06A系列卫星,是这次上天的41颗卫星中的“新物种代表”:  

  它有着0.75米高分辨率,意味着从海拔几百公里的太空,也能把地面上75厘米×75厘米大小的物体“尽收眼底”,拍摄出非常高清的卫星照片。  

“吉林一号”卫星6月15日发射入轨后传回的地面影像

  这颗卫星的体积有多大呢?比记者的背包大不了多少,20公斤左右的重量和两袋大米差不多。  

  

  2015年到2023年的8年中,长光卫星将原先和家用冰箱差不多大小的遥感卫星,变成了只有一个背包大小,而卫星的性能还不降反升。  

从左边的第一代卫星,到最右边此次发射的新一代卫星
体积变化非常明显

  这次组团上天的41颗卫星中,智能化是它们的共同特点。

  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吉林一号高分06A星总设计师贺小军透露:这批卫星搭载了国产人工智能平台。

  以前卫星遥感设备拍摄地面、采集数据,需要全部传给地面工作人员处理,以后卫星在天上就基本完成数据处理,更快地把结果送到用户手中。

  比如防范和应对森林火灾,卫星可以从辽阔的林海中第一时间发现起火点,引导应急人员迅速灭火。对于其它自然灾害,卫星也可以更快发回灾区照片,给应急部门抢险救灾提供参考。

  “吉林一号”高分06A系列的卫星海可以“软件可重构”——以往要让卫星实现新的功能,只能重新研发和发射一颗新的卫星。以后则可以在地面修改卫星程序,让卫星发挥新的作用。

  卫星更轻、更小、更便宜,使得商业卫星公司可以在同样的预算内,快速地将更多卫星送入太空,组成人造卫星星座。  

2015年长光第一代卫星体积和重量大,只能“一箭4星”
(模型展示)

此次已经小型化的卫星,能够几十颗“列队出征”

  本次一箭41星发射成功,吉林一号卫星在轨卫星数量增至108颗,是世界上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据了解,长光卫星还计划在2023年底前将卫星星座拓展到138颗;2025年底前实现300颗卫星在轨运行,具备全球天覆盖的能力,将在农林、水利、环保、交通、自然资源、城市建设、应急救灾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美编/李岩 | 本文系荔枝新闻专稿,谢绝删改)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