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扬中国智慧 谱写时代华章 大型通俗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6月18日登陆全国卫视

2023年06月15日 09:04:01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这十个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古语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深意,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传承与发展,再读这些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又应当如何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由国家广电总局指导,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局、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的大型通俗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将联合中外学者、新时代实践者与青年代表们一起,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古语背后的中国智慧

节目现场演绎《礼记·礼运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句最早出自《礼记·礼运篇》的喟叹,是孔子在参加鲁国的蜡祭仪式后感叹其徒有礼仪形式,失去了“大道”的实质,而后向学生言偃描绘的上古时期大道流行的社会景象。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郦波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认为,《礼记》在谈及社会政治理想时,勾勒出了一个美好社会的蓝图。一个人人平等、共同劳动、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被称为“大同”社会,而“天下为公”是大同社会的前提,大同社会最主要的特征,首先就是“天下为公”。 

北京大学教授 赵冬梅

  “亲仁善邻”则典出《左传》,本是陈国执政大臣五父对陈桓公的劝谏:要把“亲仁善邻”当成立国的法宝,与郑国休战。北京大学教授赵冬梅在释义时提到,作为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的“仁”,在《论语》里出现的频率高达105次,是一种非常崇高的“全德”。“亲仁”所追求的,是人和人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在本质上是向着“仁”那种崇高德行的无限靠近。

  这些经典古语,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动画短片《马克思进文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爱国精神、民本思想、不屈风骨,影响和哺育了20世纪初的中国先进分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他们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之间的契合。

大卫·弗格森

  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大卫·弗格森认为,尽管马克思没有特别关注和中国社会状况类似的国家,但他对人民的重视和对共同利益的承诺与儒家的理想非常吻合。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韩震也同样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有很多契合之处。

  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的深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浸润“天人合一”的智慧;“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展现“协和万邦”的博大胸怀……

  它们充分表明,作为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中国行里的实践力量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在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结合中完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在时代发展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西藏墨脱 山崖上的足球场

  在西藏东南边境的小城墨脱,有一座山崖上的足球场。2019年,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墨脱县工作组进入这个曾经的“孤岛”小镇,两年后,一座11人制公共足球场在克服了各种特殊困难与条件限制后落成。对工作组组长叶敏坚来说,援藏干部的“为政以德” 就是要心怀“国之大者”,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竭尽全力完成责任使命,用心用情用力来做好工作,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新疆阿勒泰,“90”后姑娘初雯雯,给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蒙新河狸发起了一项叫做“河狸食堂”的保护行动。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五年间,通过种树,当地的河狸数量增长了20%。她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天人合一”理念。

  在整个节目里,还有更多这样动人的故事,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中国智慧中国行》是江苏广电总台继推出有影响力的通俗理论节目《马克思是对的》《我们的新时代》等之后,创作推出的最新大型通俗理论节目。从台内创作班底搭建到台外权威学术团队组建,从学术台本创作到电视台本创作,从外采拍摄到内景演绎,从文本生产到视觉创意,从演播厅设计到录制,前后历时7个月。节目邀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文哲类专家、外国专家担任主讲嘉宾,同时邀请新时代实践者代表、中外青年代表等不同身份的嘉宾参与节目录制,以观点的交流碰撞形成多元视角。

  同时,节目运用青年代表生动的故事讲述、“穿越”时空栩栩如生的情景演绎、多路记者遍布全国的外景寻访、多样的现场及XR歌舞演出等多种呈现形式,通过古今对照、中外对照、理论与实践相对照,旨在充分展现中国智慧的永恒魅力和强大生命力。

  节目将于6月18日21:20起在江苏、北京、天津、河北、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甘肃、新疆等全国各省级卫视陆续播出,芒果 TV 、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哔哩哔哩、抖音、快手、微博等视听平台同步推出。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