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连续四年获南通目标责任制考核第一 ——为高质量发展厚植“生态家底”

2023年06月13日 09:08:4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昨日,记者从南通市海门区水利部门获悉,海门区高标准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共进,全区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截至2022年底,全域内已消除中度侵蚀现象,全区水土保持率高达99.99%,连续四年获南通市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考核第一。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流失是动摇人类生存根基的隐形杀手。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其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近年来,海门区委区政府努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水土保持作为生态建设之本,并把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全力争创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一个集特色鲜明、生态良好、功能互补为一体的生态发展新格局已然形成。

  顶层设计协同推进  让水土保持率高位运行

  海门区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生态优先”发展战略,把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推进水土保持工作落地见效。制定并出台了《海门区水土保持规划(2018-2030年)》,建立了水土流失防治机制,落实了水土保持监管等制度。

  去年底,海门区委区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协同推进创建工作,发布了《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和工作重点。在今年初海门区委区政府发布的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中,又将其列入重点工程,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海门区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倪卫彬告诉记者:“作为南通市唯一一家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的区县,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全方位布局、多部门协调,点线结合、覆盖全区’的理念,统筹多部门,协同推进生态河道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河道疏浚整治、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形成了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从而使得全区的水土保持率高位运行。”

  系统治理综合防治  牢牢端起自己“生态碗”

  走进海门港新区河南村,只见在村委会前面的余包河边上,施工人员在做河道护坡的最后扫尾工作。村党总支书记钱进告诉记者,余包河全长2.8公里,这条就在百姓家门口的河道生态建设工程得到了老百姓的大力支持,前期共拆除了平台11座、房屋5栋,经过对河道两边密排打桩,打桩后进行了河道疏浚,有效地改善了水环境,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余包河生态河道建设是海门生态河道建设的一个缩影,近三年来海门区投入资金约8亿元,大力推进生态河道建设,截止2022年底,全区获省认定县乡生态河道长度402.4千米,覆盖率达50.86%,位列省市第一等次,预计今年末将达60%,全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海门区还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先后投入资金5亿多元,理顺了海门河网和水系布局,使海门河、浒通河、黄家港等骨干河道得以重启近30年未畅通的活水渠道。按“一河一景、一岸一绿”的标准提高河湖品质,融绿入城,打造了圩角河风光带,获评江苏省幸福河道建设示范工程,海门街道兄弟小流域获评省清洁小流域。官公岛、玲珑湖、海永小流域等多个治理样板成为百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不仅如此,海门区还大力推进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做好长江沿岸水土保持工作,启动青龙港老镇区及青龙河两侧沿线复绿工程,重塑沿江沿海生态景观,东布洲长滩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绿化造林是系统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三年我区完成成片造林709.77公顷,在平原水乡形成了一道滨水防护绿化带。

  加强监管巩固成效  扎实打造“水韵海门”品牌

  “水土保持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是实现海门区生态立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这样才能形成共同保持的合力。”海门区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忠平谈到“水韵海门”建设深有体会。

  深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改革,推动流程改造“少跑腿”,力推水土保持方案“快速办理”。日前,江苏宇之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一万套智能仓储物流货架新建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和海门凤城古镇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凤仪家园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通过行政许可,这些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由法定结办时限20个工作日转变为承诺结办时限7个工作日,审批效率大幅提高。

  同时,海门区将水土保持理念融入企业、项目的生产建设全过程,严把审批关、检查关、验收关,全面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执法手段,全面开展天地一体化水土保持监管,实现在建生产建设项目遥感监管全覆盖。三年以来,全区共审批生产建设项目256个,累计出动监督检查441人次。

  海门区还将水土保持与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相融合,每年投入约5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已建成高效设施农业面积30万亩,现代农业产业水平全省领先,全区形成了千亩草莓产业园、绿康蔬菜基地、“玉麒麟”西瓜等一大批农业产业链和农产品品牌。如今,海门田园秀美、天蓝水清,沿江、沿海、内陆三位一体的乡村旅游线路逐渐“火”了起来,每年前来休闲旅游的客人达到200多万人次,先后建成1个美丽中国乡村、8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村。 

  (来源:海门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周芃)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