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目导赏|昆剧《瞿秋白》:用六百年的曲调演绎瞿秋白的故事

2023年05月28日 15:29:08 | 来源:交汇点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演出剧目:昆剧《瞿秋白》

  演出时间:2023年5月29日15:00

  演出地点:江苏大剧院

  剧目介绍:原创革命题材昆剧《瞿秋白》由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江苏省昆剧院创排演出,特邀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罗周编剧,著名导演张曼君执导,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赵坚担任艺术指导,孙建安任唱腔设计,吴小平任音乐设计,修岩任舞美设计,邢辛任灯光设计,赵阳任造型设计,陈辉东、白晶配器。由施夏明、周鑫、孔爱萍、柯军、徐思佳、孙晶、赵于涛、钱伟等中青年艺术家联袂主演。该剧以“昼”与“夜”两条线虚实交织,以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时代画卷,生动立体地刻画了一位共产党员坚定的信仰、伟大的人生与豁达的心境。

  5月29日,由江苏省文旅厅主办的江苏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巡演暨基层文艺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将正式拉开帷幕。当天,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江苏省昆剧院创作演出的昆剧《瞿秋白》将作为开幕演于江苏大剧院率先亮相。这是施夏明凭借该剧摘梅之后的首场演出,届时,江苏的第54朵“梅花”携“新梅”绽放舞台,令人期待。该剧有哪些精彩看点?一起点击视频,先睹为快。

  原创革命题材昆剧《瞿秋白》以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瞿秋白的生平事迹为题材创作。全剧由《溯源》《秉志》《镌心》《取义》四折组成,又将每折分为“昼”“夜”两部分,在“白昼”的现实中,瞿秋白于狱中坚持抗争,无论是与宋希濂的交锋中,还是对军统王杰夫的蔑视嘲讽,都展现着病弱之躯下的铮铮铁骨。在“夜”的思绪中,瞿秋白与母亲、挚友、爱人一一告别。母亲的离世使瞿秋白在黑暗中觉醒,立志“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

  该剧是江苏昆剧近三十年来首部创排的革命题材现代剧目,昆曲创排现代戏,在业内是一次大胆的探索与尝试。编剧罗周在创作瞿秋白的人物形象,阅读了大约几百万字的材料,让这部剧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有迹可循、有史可考的,而丰富的史料细节更是支撑起了这个丰满的人物,让观众看到瞿秋白性格中细腻的、饱满的、有力量的、有张力的一面。

  这也是主演施夏明第一次接触革命题材的现代剧目,“昆曲现代戏容易吃力不讨好。”为了塑造好瞿秋白这个角色,施夏明查阅史料书籍,并数度赴常州瞿秋白纪念馆现场采风。为了将自己与人物融为一体,施夏明特意为自己配了一副与瞿秋白照片中一模一样的平光眼镜,时常戴着,使表演细节与气质呈现更加自然。在一次次的打磨和排练中,施夏明将生活中的动作凝练化、写意化,创作出新的程式,外化人物内心,描摹心理活动,最终让一个血肉丰满、生动鲜活的英雄形象立在舞台之上。

  《瞿秋白》自首演以来广受社会各界好评,被誉为是一部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的精品之作。去年曾入选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戏剧类优秀作品奖。刚刚揭晓的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施夏明更是凭借该剧一举问鼎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梅花奖。

  《瞿秋白》的成功,为昆曲现代戏创作带来了极有意义的启示。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评价说:“这是昆曲现代题材创作的重要成果,其艺术品位和审美品格,在红色题材戏剧作品中数一数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马也评价其“艺术价值和质量几乎达到了真正的高峰。是江苏文艺界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的重要成果,是一部生动的具有极强感染力感召力的党史学习教育教材。”

  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戏曲理论家汪人元评价说:“《瞿秋白》的上演具有超出作品本身的重大意义。自近代以来,昆曲作为我国艺术上最为成熟精致的戏曲剧种,曾创作过多次现代戏,但能流传下来的很少,以至于戏曲界潜意识地认为昆曲是不能演现代戏的。江苏省昆接连几部现代戏的上演,让人惊喜地看到,昆曲的创作禁区正在被打破,为日后昆曲现代戏的创作确立了信心,带来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这一次,《瞿秋白》载誉归来,重新绽放江苏舞台,施夏明心怀感恩:“社会各界对《瞿秋白》的充分肯定,让我们备受鼓舞,省昆人也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古老的昆曲不仅能演好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同样能够胜任具有鲜明特色的时代主题。秋白先生的红色精神和血脉,应当永远传颂和赓续。”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