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 记》文字稿
引子
【字幕】中国 南京
【字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每个开放日的早晨8点30分,最先进入这里的12位参观者都会被邀请参加一个仪式,这是一个日常的仪式,12人共计撞响这座和平大钟13次,却代表着一个特殊的日子——1937年12月13日。
【同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倪翠萍:
1937年12月13日,来三个日本兵,就把我父亲打死在地下。
【同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常志强:
日本鬼子抓着刺刀,一刺刀戳到我母亲,我母亲倒下来了。
【同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杨翠英:
刺刀就插到枪头上,可怜就对我们家里人捅。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在最初的六周时间里,超过30万同胞被屠杀。数以万计的女性被强奸,无数公私财物被掠夺,古都遭受空前劫难。南京大屠杀,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惨案。
中国人从未间断对南京大屠杀的罪行调查、对遇难者的纪念。1985年,一座纪念馆在南京江东门一处大屠杀万人坑遗址上建成对外开放,邓小平亲笔为纪念馆题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14年,纪念馆年接待参观人数近800万,成为当年仅次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展馆。
【采访】参观者:那一面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的名字,那是多少人的(生命)。
【采访】参观者:(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不能被忘记。
【采访】参观者:你的忘记就是背叛。
人们为何来到这里?他们感受到了什么?他们又会如何描述这里?
这座纪念馆,对今天的中国意味着什么?对今天的世界、对人类的未来又意味着什么?
当我们凝望过去,过去也在凝望我们。
【片头】《铭记》 电视纪录片
2022年,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之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邀请鲁安东在馆内创作一处全新的纪念装置。鲁安东,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他是一名城市规划设计师,同时也是装置设计方向的策展人。
【同期】城市规划设计师 鲁安东:
这个地方是我小时候第一次到纪念馆来,是小学的时候少先队的活动,当时印象特别深刻,在楼梯上去有一个30万的数字,数字非常地(令人)震惊。是我小学的时候可能最难忘的场景之一,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南京)大屠杀的记忆。
【采访】城市规划设计师 鲁安东:
我会忍不住会觉得我应该为这个馆做点什么,做什么不(仅仅)是因为我是一个设计师,是因为我觉得我是一个南京人,所以我得为它做点什么。
令鲁安东童年印象深刻的纪念馆一期,设计者也是一位南京人,他叫齐康,中国著名建筑学家。齐康出生于1931年,1937年6岁的齐康是在日军的飞机轰炸和逃难中度过的,他的父亲齐兆昌1937年更是留在了南京,亲历了那段惨痛历史。
【字幕】齐兆昌
【采访】建筑设计师 齐康 :
因为他是金陵大学基建处的处长,就留守在南京,正好也在组织难民营,我爸爸就是(金陵大学)难民营(收容所)的所长。所以我们就想想这些过去的故事,所以我就非常爱自己的国家。
【齐康纪实】
这是我当时(设计纪念馆)的草图,这是当时的场景。我还做了一个手,从地下爬上来的一只手。
【采访】建筑设计师 齐康 :
第一次去的时候,原来那个地方是荒地,周围没有任何建筑。地上一挖,白骨就有了,所以我就用“生与死”来表现,“生”就是草坪,“死”是鹅卵石,中间还有枯树,还有母亲在寻找自己的子女(雕像)。
这是一段录制于1985年的珍贵录像,记录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当年开馆的场景。
【段月萍纪实】
齐康他设计的时候,他设计的是一个平顶墓,再加上这个残破的墙,这些雕塑都是跟纪念馆同时落成的。
今年八十九岁的段月萍曾担任纪念馆首任副馆长,1985年8月15日的清晨,她和同事们迎来了纪念馆的第一批观众。
【字幕】1985年拍摄
【采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副馆长 段月萍:
反响太大了,全国各地那个观众来的多得不得了,那个挤的,陈列厅又小,挤来挤去,就挤来挤去,人啊,每天都是五、六千。还有一些学生跟我就在那个展厅里座谈会,就开起来。群众那个情绪很热烈的。
段月萍清楚地记得,最初的参观者留言簿叫做“观后感”。她定期都会将“观后感”收集起来,作为档案保存,并时有特别发现。她至今还记得一些特殊的留言。
【字幕】留言者:陈方棨
【字幕】朗读者:段月萍
【同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副馆长 段月萍:
我1921年生,1937年12月4日当时在南京升州路弓箭坊住,与我母亲到江北浦镇逃难,幸得未遇着屠杀。1938年2月中旬,我路过八卦洲,当时洲上尸体尚未埋完。……我后来成为流亡学生逃往内地。我已于1984年离休,现在贵州贵阳市铁路分局居住。近日回家探亲,特来此地一看,……
对于亲历者来说,别人看的是历史,他们勾起的是刻骨记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打开了一扇记忆之门,就在这里个体记忆汇集为集体记忆矗立起来。从此,纪念馆作为记忆的空间,承载着这段惨痛的历史。
1994年,一部纪录片记录下了一个简单朴素却意义重大的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市首次公开集会悼念30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1995年,举办悼念仪式的第二年,随着一期工程的扩建,一面刻有遇难者姓名的墙被设立在了“生与死”主题广场的对面。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正在进行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给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上的名字描新。
这些经历了岁月风雨变得模糊的名字,再一次变得清晰。
1995年设立之初,墙上刻有3000个遇难者名字,象征被日军屠杀的30万同胞,经多次增刻,目前已增加至10665个名字。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故事,以及至亲难以忘怀的记忆。
陶秀华,原名周成娣,今年96岁,和家人生活在苏州。她是遇难者周万荣的女儿,也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
【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陶秀华:
小时候,我们家开豆腐店。到了(1937年12月)14日的早上,大概有7点钟,来了三个日本人,看到我父亲了。因为我父亲才35岁,年纪轻,那么就把他带到带去哪里呢,往哪里走呢,往火车站走。然后我就跟着他,走到挹江门他不给你出去了。日本人拿着枪拐子,对着你打,后来我们就回来了,因为我太小了,才10岁啊。(父亲)就是这样一走就没回来了。
2019年11月29日,经纪念馆登记、证人调查,史学家多方验证,周万荣的名字被镌刻在名单墙上,成为墙上第10665个名字。
2022年11月,陶秀华在小儿子的陪同下前往南京。她说知道父亲在哪了,就总想去看看。
【同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陶秀华:
我父亲名字找到了嘛,算是落叶归根了,我就认为那里就是他的家了。
【同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陶秀华:
爹爹,我来看你啦,我带你的外孙都来了。你也离开我85年了,爹爹,我岁数也大了,(今天)我也能来就来看你,(以后)不能来我也没有办法了,爹爹。
时间过去85年,当年与父亲的匆匆一别已是永别,而那个10岁的孩童,如今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
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大多下落不明或者被掩埋在“万人坑”内,他们的后人根本不知道要去哪里祭奠先人。这面墙成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后人举行家祭、寄托哀思的最重要的地方。因此人们称这里为“哭墙”。今天,这面墙依然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参观者,这些名字背后的故事成为构建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一部分,与每一个人紧紧连接在了一起。
在今天纪念馆的主展厅内,最打动人的莫过于“历史的证言”观影区,这也是鲁安东每次来馆必去的地方。
【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倪翠萍:
1937年12月13日,我父亲手上的菜呢,还没拎到水边,这时候来三个日本兵,可怜,就把我父亲打死在地下,日本兵又给我母亲一枪,可怜的母亲又倒在地下。可怜,这时候看到我父母一起在地下,一声还没有喊出来,日本兵没有走,又给我一枪,可怜,打在我的身上。这一枪就打在,这个地方,从这个地方打进去的。
【字幕】2000年拍摄
画面中的这位老人叫倪翠萍,这是纪念馆在老人生前专门录制的口述影像。1937年12月13日上午11点左右,在南京城西的上新河,倪翠萍一家七口均惨遭日军屠杀。
【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倪翠萍:
到第二年(这伤口)没瞧过(医生),子弹是我舅母,把它拔出来的。这个脓血烂的,一挤,整个发炎,生蛆。这个膀子上整个塌皮,这个膀子到现在都不能上头。吃饭手要这样托着,才能吃,梳头都一个手。60年的痛苦,就一个手,上下,这一个手够不着。
倪翠萍的晚年一直在为讲述南京大屠杀真相奔波,1996年,在纪念馆的组织下,倪翠萍前往日本大阪进行证言讲演,打动了无数日本听众。倪翠萍带着伤疤跨过了世纪,更是要带着记忆面向未来。
2002年12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新落成的“历史证人的脚印”铜板路前,按1:1的比例塑造了倪翠萍的雕像。在落成仪式上,倪翠萍说,“这段历史永远存在,是变不掉的,我就是死了,这个铜像还在,一千年一万年都在。”
【采访】城市规划设计师 鲁安东:
纪念馆,它支撑一个场,一种记忆之场,一种认知之场,而恰恰这个场支持激发更多的人与它发生关系,它会让一种感觉沉淀在你的记忆深处,沉淀在你的血脉深处。
【字幕】资料
【字幕】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唐广普
【字幕】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伍长德
【字幕】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李秀英
【字幕】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刘世海
【字幕】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姜根福
建馆至今,纪念馆共搜集了4176份幸存者的书面证言,100多位拍成了录像。每一个幸存者的历史证言都成为30万遇难数字背后重要的支点。
【采访】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学者 张生:
幸存者是带着那段记忆走过来的。你可以确实地感受到他们的当时的这些愤怒、痛苦、担心。文献性的资料和这些幸存者的感性资料结合起来。它是有助于我们形成对(南京)大屠杀的这样一个全面的一个认知的。
纪念馆如同时光中的一道堤坝,它存蓄记忆、梳理历史。
随着时间的流逝,幸存者越来越少,所幸的是,作为南京大屠杀有力证据的档案、文献、影像却越来越多地浮出了水面。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悼念广场的一角,有一尊女性铜像恬静而圣洁,铜像的手中还捧着一本名为《南京浩劫》的书,这尊铜像所刻画的主人公是一位华裔女作家,她叫张纯如。
1995年夏天,带着使命的张纯如来到南京。
【字幕】1995年 张纯如在南京采访拍摄的影像
【字幕】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刘永兴
【同期】(江边)这三边是机关枪,机关枪团团围起来了。
【字幕】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唐顺山
【同期】马路上尽是死尸。
【字幕】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侯古清
【字幕】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李秀英
【字幕】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夏淑琴
这是张纯如在南京寻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时拍摄的影像。
在走访了八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之后,张纯如在给母亲的电话中曾经这样说:在南京,我见到的每一个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都极其渴望讲述他们的故事。一些人在采访时情绪过于激动,甚至流下泪来。但所有这些人都想在去世前讲述南京大屠杀的故事。
1997年南京大屠杀发生60周年之际,张纯如撰写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在美国出版,这是第一部用英文写作的全面记录侵华日军对南京所犯暴行的著作。书中引用了大量中国、日本,以及来自英国和美国等亲历者的资料,许多资料都是张纯如在采访研究过程中挖掘出来,并首次公布于世,比如拉贝日记。
【字幕】1997年拍摄
这本书出版后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被翻译成15国文字出版,是迄今为止面向大众的有关南京大屠杀史实的最畅销作品。
【生前采访】张纯如生前录影画面
《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成为畅销书,我感到很幸运,我不想让这段历史从此消失,我不想让那么多人的生命从此灰飞烟灭,所以我写了这本书。真正困扰我的是日本的强硬势力,他们想让这段历史消失,我认为这是对遇难者的侮辱。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阻止种族屠杀的发生,同时也不应该让它被遗忘。
自南京大屠杀发生的那一刻起,全世界众多有识之士就从未间断对罪行的调查。新中国成立后,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更是在一代又一代学者手中接力,高兴祖、张宪文、孙宅巍等一大批学者长达半个多世纪努力坚守,南京大屠杀史料不断丰富。2011年72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经多年完善、汇总,最终完整出版,这是世界上关于南京大屠杀最翔实的史料集,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系统工程有了厚重的积淀。
片花
【字幕】中国 广州
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始了第二期扩建工程,占地面积为原先的近四倍,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主持设计。
2007年,在万众期待了两年多之后,扩建的新馆正式向公众亮相。新馆在原来的基础上,向东西两个方向都有很大幅度的延伸。最东端是展览集会区,主陈列馆位于其中,是一个斜插入地面的三角形。遗址悼念区居中,除保留了一期的建筑雕塑外,又建了一处新发现的“万人坑”遗址以及悼念广场祭场和“冥思厅”,再向西的大片开阔区域是和平广场。
【采访】建筑设计师 何镜堂:
这个馆的设计当时它是700多米长,地形又像一把刀型,我们就变成一个“断刀”,“断刀”有好几种寓意,它一个寓意就是像日本的屠刀给砍断了,还有一半埋在地下了,有这个寓意。另外一种寓意就是像一个和平之舟。
【字幕】2007年拍摄
在主陈列馆施工的过程中,再次发现了一批骨骸,共有23具。据专家考证就是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骸。何镜堂团队为此做了一个设计,保留23具骨骸在发掘点,并在遗骸上方特意开了一处天窗,并把它命名为“苍天有眼”。
当参观者步入主展厅序厅,中央聚光灯照亮着触目惊心的“死难者300000”,周围1213张照片组成的幸存者照片墙令人震撼。
序厅的尽头是雨花门、光华门、中华门等七个高大的南京城城门。1937年12月初开始,中国守军和日本侵略者最后的激战正是在这几个城门前展开,预示着参观者从这里进入后,即将面对南京城破之后大屠杀的发生……
【采访】建筑设计师 何镜堂:
我们不但把战争残酷这方面表现之外,我们还同时希望人的感情,进来是很沉重的、很压抑的,通过参观空间序列慢慢释放一些思想感情,逐步就有战争、到屠杀、到抗争、到冥思,冥思完之后有一个和平公园。出来的时候希望能够心情比较平坦,希望人类共同走向和平。
历史不止于回顾,更重要的是它能否让人产生思考。
【字幕】
日军进犯南京与南京保卫战展厅
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展厅
人道主义救援展厅
战后调查与审判展厅
冥思厅
和平广场
【采访】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学者 张连红:
当我们对这个苦难的历史去不断地去审视的时候,去记忆的时候,我们指向的未来是一个和平。
【采访】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学者 张生:
中国历史怎么样叙事,能让全世界激起他们内心的共鸣,这个是一个时代性的话题。
【采访】城市规划设计师 鲁安东:
我们今天怎么样把这样的一个近代的衰弱的历史,和一个当下的一个伟大复兴的、走向未来的一个愿景之间,找到一种思想的力量。
2022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全新的文物库房开始投入使用。
建馆37年来,纪念馆馆藏历史文物不断丰富,目前已接近20万件。
这些文物有的来自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的出土挖掘,有的来自于纪念馆的征集,更多的则来自中外民间人士的捐赠。多年来在纪念馆的影响下,人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这段历史的铭记。
【字幕】2022年11月 中国 沈阳
【同期】民间收藏家 张广胜:
我这里面还有一部分关于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资料。这有一本是南京附近日军《战斗详报》,昭和十二年十二月十一日至昭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1937年12月13日),是南京被日军攻克的这一天。
2022年11月的沈阳,民间收藏家张广胜正在整理今年准备捐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相关文物。
【采访】民间收藏家 张广胜
我到南京纪念馆曾经参观过。回来以后我就有一些收藏的(藏品),捐赠给了咱们南京馆。让我最欣慰的就是这些我捐给馆里面的实物,大部分都展示出来了。
【字幕】日本 爱知县
就在张广胜整理今年捐赠文物的同时,远在日本爱知县,几乎同样的场景也在进行中。
现年57岁的大东仁是日本爱知县圆光寺住持。2003年,大东仁以参加“和平祭”的日本僧侣身份来到纪念馆,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亲身感受。
自2007年起,大东仁开始在日本大量搜集日军侵华史料。他捐赠的文物以纸质原始档案为主。这些档案原件,非常珍贵,从日本辗转运送而来更是不易。
【采访】日本友人 大东仁:
这些历史照片当时在网络上进行拍卖,我尽了最大努力去竞标。虽然最后我成功中标了,但听说在售卖的时候,卖家因为公开了这种照片而被右翼势力进行了非常激烈的人身攻击。我中标后发邮件告诉卖家:我是僧侣,这些照片是为了捐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而购买。结果立刻得到了卖家的回复,他说:是您中了标,我非常欣慰,这些照片终于回到它应该去的地方了。
【纪实】:
此次我们征集到60余张关于日军“荣第1644部队”的照片, 这是其中的8张照片。
2022年11月30日,纪念馆举办年度新征文物发布会,其中的51件就是大东仁征集而来。
发布会上提到的“荣第1644”部队和 “731”部队同样臭名昭著,是侵华日军在南京组建的一支特种部队,专门从事大规模细菌战与毒气战研究试验。大东仁征集的这组照片为以往所未见,可以说是填补了“荣第1644” 部队研究资料的空白。在大东仁捐献的文物中,还有一份侵华日军士兵新井淳的《阵中日志》原件,特别是记录了1938年1月1日,日军在南京设立慰安所的相关情况,这是目前发现的日军在南京开设慰安所时间的最早记录。
【同期】纪念馆解说员:
前方我们雕塑当中看到的这位就是美国牧师约翰·马吉,马吉牧师当年利用手中一台16毫米的摄影机,偷偷记录下了日军的暴行。
每一个开放日里,纪念馆内核心文物的故事,都是每一位讲解员的讲解重点。
【字幕】约翰·马吉拍摄的影像
【字幕】资料
马吉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下珍贵画面,成为留存至今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动态影像。影片内容成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南京大屠杀专案的重要证据。
【字幕】《程瑞芳日记》
【字幕】魏特琳 程瑞芳
此外还有当年身处国际安全区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舍监程瑞芳亲笔写下的日记,《程瑞芳日记》和时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营负责人、美国人魏特琳的日记相互佐证,共同揭露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
南京市民罗瑾、吴旋冒死保存下来的16张侵华日军自己拍摄的屠杀平民及调戏、强奸妇女的照片,成为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京”字第一号证据。
还有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谷寿夫的判决书、南京大屠杀案“市民呈文”等等,均被列为南京大屠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片花
在这座宏大的纪念馆中,所有的家庭记忆、集体记忆共同汇聚成一座城市的记忆,一个民族的记忆。
2014年2月27日,中国以立法的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成为国家公祭仪式的举办地。
【同期】防空警报
【画面】全城肃穆
2014年12月13日,在首次国家公祭仪式现场,中国以国家的名义,向世界宣示了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让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铭刻在了全体中国人的记忆深处。
岁月的钟声穿过了时光,警示着世人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2015年,首个国家公祭日之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完成了第三次扩建工程,扩建部分的专题展区主题为“正义必胜 和平必胜 人民必胜”。这是继此前“生与死”的主题、“化剑为犁、和平之舟”的主题后的再次升华。
无论是悲怆的记忆、和平的记忆、还是胜利的记忆都是活着的历史的组成部分。
在这座以胜利广场、胜利之路、胜利之火、胜利公园、胜利展厅为展出序列的新馆中,中国人民通过受害者到胜利者的多元视角,表达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推动世界和平的强烈意愿。
随着“三个必胜”新展馆和分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建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成为关于南京大屠杀历史、日军“慰安妇”制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综合型博物馆。
2022年9月21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方发布了一则消息,纪念馆中增加了一个新作品——一棵会“唱歌”的树。它的设计者就是鲁安东,作为新一代城市规划设计者,鲁安东希望寻找历史与今天有温度有情感的接口,让纪念馆成为当代生活的一个部分。
【纪实】城市规划设计师 鲁安东:
这个想法机缘巧合,有一天我从冥思厅出来,远远地看到和平女神的雕像,这个时候整个广场上只有这样一棵树,我就想坐在这棵树下,我们遥想入口的回忆起当时的一种悲怆的情感。往北看隔着水池,可以看到胜利号角的雕像,心中充满了一种胜利的自豪。往西边我们看到是和平女神,是一种对于和平的一种愿景。在南边这个草坡,我觉得它体现了一种一个民族的绵绵不绝的一种生命力,一种生命的愿景。所以我在想如果这棵树下面,我们能够把四个借景,咱们馆里四种叙事和体验汇聚到一个点,让它成为整个馆的一个枢纽,在这里我觉得它应该是一个既亲切的,又是宏大的。
为了达到心目中纪念馆枢纽的设计,鲁安东特意邀请了南京大学定向音频传导技术专家共同参与,在这棵枫杨树的树冠内放置了四台定向音响传导装置。座椅的四个方向分别对应四个主题,纪念馆配合鲁安东的设计,为此精选了四首音乐。
面对南方的草坡,纪念馆选择当年为南京安全区筹粮送粮的麦卡伦所创作的《南京难民合唱曲》,也被难民称为《蚕豆歌》。
【字幕】詹姆斯·麦卡伦
【蚕豆歌歌词】
供给每个难民足够的维他命营养,
难道没听到难民在呼喊。
【字幕】理查德·布莱笛
向东,是当年留守鼓楼医院的外科医生理查德·布莱笛的曾孙女梅根·布莱笛创作的歌曲《感同身受》,梅根·布莱笛希望通过这首歌让全世界的年轻人都能对南京大屠杀历史“感同身受”。
【英文歌词】在畏怯中坠落之时,请你握紧我的手,因为希望会指明前方的道路。
向北,面对胜利之墙,是一首简短激昂的《胜利号角》。
向西,面向和平女神,是选自歌剧《拉贝日记》中的歌曲《生命之光》。
【字幕】约翰·拉贝
【中文歌词】神圣使命,接引爱的光辉。
在这棵会唱歌的树下,人们回望历史,缅怀逝者与先烈,祈愿和平,憧憬未来。
近年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每年保存下来的留言簿都是数以万计。2021年年底,纪念馆统计2019至2021年的22万多份留言后发现,“勿忘”、“铭记”、“和平”成为最高频的留言词汇。万千和平之声凝于纸墨,诉说着跨越时空的家国情怀和人类关怀。
【同期】不忘历史,铭记历史。单玮,2022年10月19日
【同期】希望国人在伤疤揭开后,流出的是热血。匿名
【同期】永远不要忘记历史,俞梓涵,6岁。
【同期】忘记历史的人,更无法创造未来。赵炳贤,韩国
【同期】今天,我以日本人的身份第一次参观了这个纪念馆,面对如此悲惨的事实,如此多的牺牲者,我感到非常痛苦。更多的日本人今后都应该认真学习这段历史和事实,并且永远都不能忘记。米川咲良 日本
【同期】我们所有人都应该知道历史并从中学习,尽管有些部分让人难受。历史中最黑暗的部分往往是最重要的。如果可能的话,每个人都应该来这儿看看。安德雷亚斯,挪威
【画面】2014年-2022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字幕】2014年12月13日-2022年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85载苦难辉煌,中华大地早已“换了人间”,但南京大屠杀的惨痛记忆人们从未淡忘。
无论是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清明、8月15日日本投降日、9月3日抗战胜利日、还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亦或是普通一天,人们对于那场灾难的记忆和祭奠从未停止。
这座纪念馆恰如振聋发聩的警钟,告诉人们,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这座浴火重生的古都上空,凄厉的警报与和平的钟声再次响起,向世人宣告: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