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鱼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日前印发通知,部署了2023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倡导文明生活,“三下乡”活动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使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给“三下乡”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通知明确指出,要着眼于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深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农村文化供给、更好服务群众需求,全面提升农村精神风貌。使广大农村群众不断获得精神文化的享受,获得致富的信息和技术,获得健康知识和医疗服务,以文化赋能培育乡村新动能,才能让农业强起来、农村活起来、农民综合素质高起来。
打造靓丽风景线,提振乡村“精神”面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一方面是为了广大农民精神面貌的变化,思想观念的解放,开拓视野;另一方面,则是满足新形势下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凝聚起亿万农民群众的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的必然要求。充分汲取文化营养,让群众不出乡村亦能更方便地融入进来,最大限度缩短文艺与心灵的距离,充分激发乡土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好地筑牢乡村文化的振兴之基,孕育乡村好风尚。
农村需要什么、农民的需求在哪里,就将工作开展到哪里。为乡村振兴铸魂赋能,文化、科技和卫生是重要方面。对于偏远地区,要把文化盛宴送到村村寨寨,把科技知识带到田间地头,把义诊药箱背进偏远山村,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注入动能。在“下”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基层文化科技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路径,在服务内容、服务效能、运营模式等方面创新发展,将“送”文化、“种”科技、“洁”卫生并重,让乡村文化根深叶茂,让乡村能实实在在焕发活力,让多姿乡村更出彩。
“三下乡”既要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要帮助群众学知识、添技能、长本领。为此,“三下乡”活动要见实效,要与时代的脚步契合,除了在“下”字上用力,还得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群众需求,探索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真正把文化下乡与群众需求结合。不妨建立起专门保障机制,建立一定的经费投入制度,着力充实培养本土农村文艺人才,实现乡村文化有钱办、有人抓;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基础建设,通过积极传播健康向上的文化,用文艺滋润心灵,激发农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
“三下乡”活动为基层百姓带来越来越多“获得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为乡村振兴带去更多新关怀、新视野、新动力,凝聚发展共识、增强发展动力、提升发展能力。流动的“舞台”,激活乡村振兴文化之魂,扬起振兴梦。(鱼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