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唐山皮影,灯火光影里观大千世界

2023年05月12日 09:38:40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赓续历史文脉,以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谱写下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盛世中华,何以中国,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追寻千年文脉的足迹,在非遗文化里讲述薪火相传的故事。  

  影窗一搭,灯光一打,乐队一坐,夜幕下的皮影戏开场了。

  文戏时,幕上的影人动作娴雅,幕后的唱腔婉转悠扬,演绎出一场场扣人心弦的悲欢离合;到了武戏,只听得一阵喧嚣锣鼓齐鸣,台前是影人们枪来剑往、马上翻飞,台后则是执竿者们巧手调度、步履不停,好不热闹。

  出生于2001年的翟子谦,正是创造了这一切生动传奇的其中一员。这位唐山皮影剧团的“00后”,正在努力用自己的技艺,为这门古老民间艺术的传承复兴注入新鲜生气。

  拜师

  “双手对舞百万兵,一口述尽天下事”。

  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从诞生起,就深受民间百姓喜爱。据记载,皮影在宋代时已呈现“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诸棚看人日日如是”的景象。

  作为重要地方流派之一的唐山皮影,据传起源于明代,由滦洲秀才黄素志传播、改进,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从流传百年的经典剧目《五峰会》《二度梅》《青云剑》,到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白蛇传》《大闹天宫》《沉香救母》,再到基于传承的创新剧目《三岔口》《那人、那仙、那山》《人猿情》等等,今天,唐山皮影每年平均演出300多场,其中有200场为农民演出。

  22岁的翟子谦把自己和这门古老民间艺术的渊源形容为“与生俱来”。

  “我姥姥姥爷爱听皮影戏,从小我就跟着一道听,耳濡目染,听着听着就入迷了。”这个仍满脸稚气的高个小伙,一张口却是老道的方言腔调,仿佛内心住着一个长久热爱皮影的“老灵魂”。

  从戏迷跨入皮影的行当,翟子谦也是靠“缘分”。“还挺奇妙的,有一次我在天津参加一个传统文化的小庙会,那儿正好有魏德民老师的皮影演出。我一看,这不就是家里听戏光盘上的魏德民吗?我见着真人了,于是就聊上了。”翟子谦就这样拜了玉田皮影传承人魏德民做师父。

  功夫

  不过,仅仅拜了师父,还算不上真正的入门。从道具准备到现场表演,皮影的每一环节都极其考验从艺者的功夫。

  作为北路皮影的典型代表,与其他地区的皮影戏相比,唐山皮影在影人雕刻、操纵与演员演唱上都有其独特之处。

  唐山皮影采用驴皮雕刻,要经过刮皮浆皮、拓样雕刻、着色涂油、拼钉装杆等多个步骤,是一项专门的雕刻艺术。经过精雕细琢的影人造型多样、色彩绚丽,这才造就了荧幕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

  比之雕刻匠人的单打独斗,皮影戏的演绎则更需要团队的配合。唐山皮影的主要操纵演员分为“上线”和“下线”两人,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3根,分别叫“主杆”和“手杆”,想要拿住杆子,顺利地呈现出影人上天入地、上下翻飞的效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唐山皮影的唱腔也别具一格,它以乐亭方言为基础,主要用滦乐乡音唱白,并采用掐嗓唱法。它的腔调多样,老一辈艺人常有自创的腔调,让观众在唱念之间即感受到皮影的独特魅力。

  为了更加专业地学习皮影,高中毕业后,翟子谦说服父母念了戏校,“我就想要完成我自己的梦想。”在学校里他的专业是戏曲的伴奏乐器鼓,但他也一直没放弃继续和师傅们学习唱与雕刻。

  课余时间里,他最大的兴趣就是研究从别处收来的影卷本和雕刻影人。“我觉得学习传统艺术,必须得有耐心。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就是喜欢自己在屋里头抄抄影卷、看看剧本再刻点东西,这算是对自己的一种打磨吧,防止自己在快节奏的生活里丢失了初心。”他认真地说。

  传承

  去年,翟子谦如愿进入唐山皮影剧团,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皮影从业者。但他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更多了。“就感觉这儿我不会我得学,那儿我还不会我得练,就是在不断地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再进步。”

  唐山皮影剧团的副团长、唐山皮影传承人赵卫东和翟子谦是老相识,他一直称赞翟子谦对皮影的热爱与好学。“我在他十六七岁的时候就认识他了,那时候他已经喜欢上皮影并且开始向老艺人们学习。我觉得他不是那种只是贪图玩乐的孩子,而是在认真地了解皮影,研究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我也想进一步培养他,将我们的唐山皮影传承下去。”

  为了让更多和自己一样的年轻人感受到唐山皮影的魅力,翟子谦还积极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分享经典的皮影剧目,和分享自己学习、训练、表演皮影的日常。他还在北京冬奥会的时候,撰写了一则皮影剧本,“叫《西游冬奥传》,是根据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改编的,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归来云游到冬奥会场张家口,看冬奥场馆的故事,既宣传冬奥又传播了皮影艺术。”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先出我自己这一把火,也希望能吸引来更多的贤人志士把柴火给捧起来。”

  (编导/汪伟捷 顾慧敏 文稿/顾慧敏 摄像/彭超 汪敬宜  剪辑/李姗)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