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0日下午,优雅又知性的青少年阅读教育专家周璐,身着一袭深蓝色的连衣裙,走上南京西善桥街道初见•知旅共同体讲坛,以收放自如的语速,极具亲和力的形象,完成了她由北京来到南京的首次开讲。
周璐南京之行,源于西善桥街道“理想教育小镇”建设正在谋划的“在理想教育小镇与教育大咖面对面”构想。“理想教育小镇”是以社会治理视野谋划“大教育”,以教育视角破题高水平社会治理,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果反哺社会治理的深层次“教育+社会治理”的探索实践。
分享会现场
此次《阅读教育——做孩子的成长合伙人》新书分享会,由中信童书和向善家长学校联合举办。开讲前,周璐仔细调研了西善桥“向善家长学校”、至善学院、全民阅读、志愿服务行动、教育关联的特色活动、教育关联产业建设。她认为西善的教育理念有前瞻性。重视青少年阅读教育,会直接改变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甚至格局。
青少年阅读是一场马拉松
作为国内知名的“青少年阅读教育引领人”,周璐在西善的讲座以《阅读教育——做孩子的成长合伙人》为主题,听众是西善桥部分中小学语文老师,以及家长、社区居民,甚至还有跟着年轻妈妈一起来的小朋友。
周璐老师(主办方供图)
周璐讲座的开场,以抽样调查的形式进行。她列举了某些孩子厌倦读书的种种情形,让有些困惑的听众举手示意,结果现场一多半的人都举起手来。显然,如何在孩子心中重塑阅读兴趣,已成为老师尤其是家长待解的心结。
有着青少年阅读教育专家和作家双重身份的周璐,著有《我用阅读教育孩子》《向上生长——给孩子的名人故事》。其音频课程《给孩子的名人传记课》《给孩子的名人传记课2》吸引十余万人参与学习,深受青少年及其家长的喜爱。
她身上还有着“有书少年”总编辑、中信书院副总的标签。曾采访过国内外众多知名人士,如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等。她还是17岁女孩的母亲,以独有的教育方式成功引导女儿酷爱阅读与写作。
在她的潜意识里,青少年阅读是一场马拉松,需要耐心和耐力,缺一不可。
她说,阅读是解决成长的金钥匙。用阅读教育孩子,可以解决孩子成长中的性格培养、情商、财商,乃至感情问题。可以说,在这个几乎每个家长都焦虑不已的当下,阅读才是解决孩子成长问题的有效途径。
周璐讲到精彩处,听众不时鼓掌
基于这一认识,周璐深度采访几十位优秀少年后,结合自身十几年用阅读陪伴女儿的经历,系统总结了少年阅读的方法和工具,写出了适合孩子和年轻家长阅读的《阅读教育:做孩子的成长合伙人》。
讲座中,她阐述了阅读的重要性,用真实案例剖析阅读的神奇效果,解决家长迫在眉睫的教育焦虑。
她从“阅读是家庭教育最主要的抓手,是最重要的教育工具;读书、读人、读世界;家庭共读,同频成长;如何用阅读提升孩子的抗挫力,用阅读做孩子的成长合伙人”四个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述。
她认为,引导孩子读什么样的书很重要,其中读“认识世界的书”如《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读书与旅行》,“财富观养成的书”如《小狗钱钱》《巴菲特传》等。
在引导方面,父母不能只说不做,要与孩子共读,由此和孩子产生共同语言,有可聊的共同话题,进而打开孩子的心门。她一次次列举她和女儿的“交往”故事,从女儿幼年开始,她便亲自为女儿选书,自己亲自读一遍,再让女儿读,然后母女俩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思考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久而久之形成习惯。要想让孩子爱上阅读,首先父母需要正确的示范和引导。
用阅读抢占大脑迫在眉睫
周璐不否认,现在很多父母都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投入了不少时间、精力和资金为孩子选书、买书,但也有不少妈妈向她倾诉过同一个苦恼:“我家孩子就喜欢看电视、玩手机,我给他买了不少书,递到他手边,他都不读,有什么办法呢?”
“其实,说到底还是方法不对。”周璐坦言,现在的孩子出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他们中不少人从小就是在各种电子产品的包围中长大的,他们就是这个移动互联网世界的原住民。想要把他们和移动互联网世界完全隔离开来,没有必要也不现实。所以要想让年幼的孩子对阅读感兴趣、爱上阅读并最终形成长期且多元的阅读习惯,需要家长用一些有趣好玩儿的办法,在早期为孩子种下“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儿”这个基因。
刘燕芳(中)与周璐互动交流
周璐不时用“战场”“战争”来形容父母与孩子事关阅读的较量,生动又形象。
她认为,用阅读抢占孩子的大脑迫在眉睫。如何让阅读这件事成为孩子生活、娱乐、休闲的一部分,让孩子在面对书籍、手机、平板电脑等众多选择时,仍然会在心里为书籍留有必不可少的一席之地,是一个关乎智慧和耐力的命题。
她建议孩子3岁之前最好不让他们触碰电子产品,和孩子相处期间,家长自己也要尽量避免和手机“粘连”。现实情况是,有一些年轻的父母一看到年幼的宝宝哭闹,就把手机递给孩子,用动画片或短视频吸引孩子眼球、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么做,固然孩子可能会因此立刻停止哭闹,很轻松省事,但这种行为将会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形成巨大影响,最直接的后果是让手机图像在孩子年幼的大脑里占据了主导地位。
年轻妈妈与周璐互动交流
每每遇到这种情景,她都会给年轻的父母建议:下一次,请试试递给孩子一本书吧,色彩明丽的,活泼有趣的,再给孩子讲讲其中的故事。对于似一张白纸的孩子来说,手机图像和色彩明丽的图书带给他的诱惑力和新奇感是没太大差异的,先入为主很重要。
周璐说,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禁止自己的孩子玩iPad,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也不让自己的女儿在14岁以前用手机。因为他们最清楚,过多使用电子产品会使孩子的大脑受到刺激,影响记忆力以及大脑发育,轻则可能会使得孩子睡眠不足,兴趣单一,情绪低沉,身体出现问题,重则导致孩子沉浸在电子虚拟世界里,不愿与外界交流。
年轻爸爸与周璐互动交流
帮助孩子建立起阅读习惯,如同身处一个时间战场,必须抢在电子产品之前,把阅读这件有趣的事情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大脑,让孩子对阅读形成认同、形成好感,最后形成依恋,这是让阅读与电子产品对决亦可立于不败之地最简单高效的方法。
西善在行动是一个佐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项研究表明,现在有些高中生宁可跟网友说心里话,也不爱跟父母说,愿意跟父母说心里话的高中生仅有三成。
周璐强调,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和睦相处的问题上,做孩子的合伙人更为合适。以朋友关系相处,以合伙人关系共事,让彼此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阅读方面同样如此。她与女儿云舟之间就是这样融洽的成长合伙人关系。云舟的同学很羡慕云舟和妈妈之间这样的合伙人关系。她身边的同学更希望父母不要把自己扮演成“宝妈宝爸”,凡事都替自己代办做主,他们更愿意父母跟自己是平等的存在。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同样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刘燕芳与周璐就一些青少年阅读现象做了交流。听众汪敬福的孩子就在西善花苑小学读书,这位当爸爸的有时也为孩子阅读的事拿不定主意。周璐耐心地给他提出了建议和方法。
部分听会与周璐老师留影
2022年年末,《南方都市报》发布了一项针对全国多地小学生的阅读调研,报告显示,小学生年人均阅读纸质书籍14.3本——这一数据约为成年人的阅读量的3倍。同时,每月进行一次以上的亲子共读的小学生家庭达到73.5%,67%的小学生每周阅读5小时以上。
应该说,新一代孩子的阅读生活总体是向好的,因为大环境正在创造和形成“让阅读改变未来”的局面,包括西善桥街道“理想教育小镇”也在积极行动,便是一个佐证。
而《阅读教育——做孩子的成长合伙人》同样又是一个佐证。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推荐该书时说:“对于周璐提出的‘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读人,读世界’,我非常认同。孩子成长有两条必经之路,一是和知识相遇,二是和大地亲近。和知识相遇,意味着阅读;和大地亲近,意味着行走。在这样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将实现共同学习,一起成长,并由此建立起一致的价值观体系。”
撰文/梁平 摄影/范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