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聚焦|了不起的劳动者 孟维:大技贵精 匠心铸造大国重器

2023年04月18日 12:47:29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不久前,起重机领域新晋“全球第一吊”在徐工集团下线,它能吊起的货物达到了2600吨。这款惊艳世界的中国制造,研发的成败,曾一度卡在一条小小的螺纹上,攻克这个难题的,是徐工集团数控加工特级技师孟维团队。致敬美好生活创造者守护者,由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联合江苏省总工会推出的特别策划——《了不起的劳动者》,今天就一起去认识他。

  2022年11月14日,徐工2600吨起重机首次完成陆上最大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臂长延伸到160米,成功吊起了173吨的风机。

  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数控车工、特级技师孟维介绍,起重机的吊重跟臂长相关,主臂在全缩状态下能吊起2600吨,当臂长完全打开到160米时,它的极限吊重是170多吨。

  160米的吊装高度,和50层楼一样高,2600吨的吊重,相当于1500多辆家用小汽车的总重,令人惊叹!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吊装的巨大拉力,关键点却在一个螺纹上。这是擎天巨兽和小螺纹之间的较量。

  超级移动式起重机,被誉为世界工程机械技术的“珠峰之巅”。从1200吨、1600吨,到2000吨、2600吨,多年来,徐工集团不断刷新“全球第一吊”的纪录。

  进入2600吨级,即便上千名工人协同努力,问题仍然层出不穷。第一批样机就在试验中屡次断裂,断裂处,在承重部件上的一条异形螺纹上。

  孟维说:“我也看到了断裂的截面,然后我当时分析,它的整个连接还是存在着不顺滑,存在着应力集中的一些风险。” 

  刀具,是打磨精密零部件的利刃。而2600吨级起重机上的异形螺纹,重量就达到了227公斤,没有适配的刀具来加工。孟维尝试把18把非标刀具拼接起来,生产出来的螺纹却因受力不均,容易断裂。

  孟维说:“因为当时我们最大的可以生产的梯圆螺纹的螺距在16螺距,我们2600要求是20螺距,一共是做了是18把刀具,我们把它拼凑成了一个刀具,但是在试验的过程当中出现了断裂。”

  庞然大物的研发制造,卡在了一条螺纹上。两周之内要给出解决方案,孟维临危受命。由他牵头的三人攻坚小组,几乎十天没合眼,他们推翻了20多种方案,在厂里不眠不休地试验,反复优化论证,最终不负重托,研制出了一套精确到微米的专用刀具。

  孟维说:“第一批只成型了20片,整个成功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后来我们经过一点一点加工的实际反馈,再加上我们的一些角度的优化,那么慢慢地使它的成功率在一点点增长。”

  2022年9月2日,2600吨级“全球第一吊”惊艳亮相。实现3天一台风机的高效安装,可覆盖我国90%以上的陆上风机安装,将超大型陆上风机安装效率提高了30%到50%。

  巨龙问世,非一日之功。大国工匠的炼成,也是如此。2002年,18岁的孟维从技师学校毕业进入徐工集团,成为一名普车车工。第二年,厂里引进数控机床,作为小白,挫折与打击是难免的。

  孟维说:“我记得有一次在机床开机的时候,我在面板上不小心碰到了两个按键,这台设备的系统参数被删除掉了,造成3万多个参数丢失,我恨不得自己找个地缝钻进去。”

  孟维说:“2004年,咱们国家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一分没得,我回来的时候我就想放弃这一块,我的师傅他说你一件事做不好就是件件事都做不好,那么你不如迎难而上。”

  “迎难而上”,从此成为孟维的誓言。别人干8小时,他就干12小时;别人休息,他就捧起专业书籍,自学软件操作。孟维暗下决心,要在数控加工岗位上干出个样子来。

  孟维说:“在2006年的时候,咱们国家又举办了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经过了前面三年的准备,在当年的省赛拿到了第一名。”

  面对一些核心零部件被进口件限制的魔咒,孟维带领团队迎难而上,经过50多万次磨损及加载试验,先后攻克了6种核心零部件难关,完全替代进口部件,2016年一年就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1100万元。2017年,孟维又发现,分厂数控设备老旧的问题日益凸显。

  孟维说:“即使大家一天24小时一个月全月无休的状态下,都扑在上面,也完成不了我们当时的生产任务。”

  孟维主导了行业内首条零部件智能产线的设计和制造,将7道工序缩短为3道,效率提升了3倍,助力公司斩获工程机械行业“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许薇 颜斌 周颖 编辑/刘璐)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