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前往扬州邗江暗访调查,发现部分河道雨污未分流,污水直流入河,周边企业存在粗放生产、环保设施运维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扬州邗江:大量污水直排入河 乡镇交界处成监管死角】
暗访组来到扬州市邗江区槐泗河发现,虽然是晴天,但在位于大官桥东侧的河段有多个排水口正在向河中排水。经过摸排,暗访组发现这些排水里不仅有周边企业的生活污水,还有从污水管网溢出的大量黄色污水。
周边居民:“下雨的时候,这个涵洞里淌下来全是白水。”
暗访组按照河长公示牌拨通镇级河长的电话,却被告知该河段不属于维扬经济开发区管辖,是河长公示牌位置放错了。由于该河段分属甘泉街道、西湖街道、槐泗镇、维扬经济开发区四处管辖,暗访组联系来四位河长,四方却长时间无法厘清监管责任,四处管辖成了处处不管。随后,暗访组联系上区级河长。
记者:“污水管道的水为什么往河里流?”
扬州市邗江区副区长、区级河长张华:“这个我们要请专业的市政公司过来排查。”
记者:“这个痕迹看起来已经流了很久了,整个都已经染黄了。”
张华:“对,我也不知道流了多长时间。”
记者:“平时路过都没有看到过吗?”
张华:“没有,我没有。”
【环评要求成空文 监管缺位谁来管?】
随后,暗访组来到位于槐泗河南岸的扬州康联塑胶日化有限公司,还没进入工厂就闻到浓烈的塑胶废气的气味。暗访组发现,该企业废气收集处理装置中未填充活性炭,排气筒设置也存在较大问题。企业所谓的处理后排放的废气中,VOCs排放浓度瞬时值高达65mg/m³,相当于该企业只是将车间内产生的废气直接抽到了外环境。
记者:“你这有环评吗?”
扬州康联塑胶日化有限公司负责人:“没有环评。”
记者:“排污许可证什么都没有?”
扬州康联塑胶日化有限公司负责人:“我们没有什么排污。”
记者:“你的气不是排污吗?你那么小的一个装置根本起不到废气处理的作用。”
扬州康联塑胶日化有限公司负责人:“反正也好几年了,你说的达不达标我就不是太清楚了。”
记者:“这家企业是没有环评的?”
扬州邗江区甘泉街道建设和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刘宝春:“因为它不在园区,现在环评做不下来。”
记者:“没有环评也能生产吗?”
刘宝春:“这一片像这种类型的企业很多。”
记者:“符合要求吗?”
刘宝春:“从原则上讲没有环评是不好做的,但这些企业都是很早就存在了。之前环保局执法大队查到后,也上了这套设施,后续运维这块没跟上。”
【时空短评:环境监管不能成为一纸空文】
面对监管责任,四地主管部门相互推诿扯皮,让该地成为四不管地带。面对长期的严重污染,主管河长一问三不知。多家企业也在明知无证的情况下依然违规经营,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当地环保部门长期以来也同样置若罔闻。种种行为让我们不禁要问,扬州邗江对于环保问题的监管究竟是如何落实的?这种监管缺失的情况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江苏台也将持续关注。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郑凌 章斌炜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