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省公办寄宿制小学的“涟水样板” “涟校连家”关爱工程“点亮”留守儿童求学梦

2023年03月20日 10:14:24 | 来源:淮安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明厨亮灶”的食堂、24小时供应热水、独立卫浴、冷暖空调……过去,这样的条件对于农村孩子来讲几乎是奢望。但在今天,这种“奢望”在涟水县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小学变成了现实。

  融家入校,以校连家。近年来,涟水县聚焦小学阶段特殊群体和群众期盼,以农村小规模学校为切入点,创新实施“涟校连家”关爱工程,充分保障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全力以赴破解乡村教育困境。

  缘起:

  用爱解留守儿童之“困”

  义务教育的“短板”在农村,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更是“短板中的短板”。自2021年1月起,涟水县委县政府、县教体局、县纪委、县妇联等部门利用4个月的时间深入走访调研了解到,涟水县有1.2万名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其中约有1000人缺少长辈照管。这些孩子,大多情感上缺少关爱,生活上缺少关心,一日三餐吃不好,上学放学两腿跑,学习情况无人管。

  9岁的磊磊(化名)是一名单亲儿童,两年前妈妈去世,爸爸体弱多病。磊磊衣服没人洗,三餐吃不好,上下学没人送接,爸爸看着瘦小懂事、自立自强的孩子内心很是自责,希望能够让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接受更好的教育。年幼的楠楠、茹茹(化名)父母离异后,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很少看望她们,姐妹俩只能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看到爷爷奶奶每天为她们劳碌奔波,姐妹俩很是心疼,希望能减轻爷爷奶奶的压力……“我们通过一家家走访、一家家交谈,发现‘磊磊们’‘楠楠们’在涟水县各乡镇村落普遍存在,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是我们应尽之责。”涟水县教体局局长汤胜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行代偿,这些孩子极易厌学、辍学。

  “教育路上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就是我们的关切。”汤胜国说,2021年,涟水县创新实施“涟校连家”关爱工程,确定时码学校为“涟校连家”关爱工程试点校,在全省范围内打造首家公办小学寄宿制学校。

  建设:

  用爱搭建逐梦殿堂

  2021年,涟水县财政投入2000余万元,选取县域腹部、交通相对便捷的时码学校作为全县农村寄宿制样板小学进行试点改造,为亟待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高水平的学习生活一体化服务。在试点校运营取得良好经验的基础上,2022年,涟水县委县政府倾力打造“涟校连家”教育品牌,投资1.85亿元在高沟镇新建一所高标准现代化“涟校连家”寄宿制学校——涟水县红日小学。目前,两所学校共有在校寄宿学生485人,已基本满足县域内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寄宿需求。

  针对“涟校连家”关爱工程项目学校,涟水县财政按照6倍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即每生每年4350元标准拨付寄宿学生公用经费,用于改善寄宿学生伙食、添置生活物资、发放宿管人员工资等,保障学校良性发展。对寄宿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实行免费住宿、伙食减半、免费接送,特殊困难儿童食宿全免的政策。涟水县财政还安排专项经费,为“涟校连家”关爱工程项目学校购置食堂设施,添置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保证教育教学和寄宿需要。

  办好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涟水县通过教育类“名校优生”招录、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等途径优先满足乡镇教师配置需求,根据教学和管理实际需要,对“涟校连家”关爱工程项目学校适当增加教师编制,在艺体类教师配备上予以倾斜,邀请县内书画名家作为指导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丰富课余生活提供保障。

  展望:

  用爱打造“涟水样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涟水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学思想,各部门各司其职、尽心尽责,成功探索“涟校连家”发展路径,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幸福成长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

  提升质量,打造留守、困境儿童优质教育的阵地。乡镇寄宿制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才能实现学校长远良性发展。涟水县坚持学有所教与学有优教相结合,出台《“涟校连家”关爱工程实施方案》,把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教育工作者推到教育一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瞄准需求,打造留守、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的阵地。“涟校连家”项目学校充分发挥寄宿制学校全天候育人优势,统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同时,完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教育关爱体系,建立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档案,明确帮扶老师,协助开展亲子交流,实现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教育全过程管理,使寄宿制学校成为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

  “学校有书画艺术、音乐舞蹈、劳动实践等多种社团活动课程,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涟水县红日小学学生小颖(化名)说。“接下来,涟水将进一步完善公办寄宿制小学功能,强化经费保障,发展社会力量,助推其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面向全县推广招生,不断满足全县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发展需求。再新建或改扩建2所乡村寄宿制小学,全面满足县域内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寄宿需求,充分保障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打造全省公办寄宿制小学的‘涟水样板’。”汤胜国说。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