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我是广大劳苦大众中的一员,我能帮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
钱佐:“生活在这样的新时代,我们能做的就是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锦上添花!”
自办“沙龙”
一生与教学结下不解之缘
钱佐,男,1941年6月生,澄江街道城中社区居民,退休后创办钱佐党群沙龙,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2017年,钱佐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2018年获评“无锡好人”、第五届“德耀江阴·十佳江阴好人”,被江阴市委宣传部聘为市“百姓名嘴”理论宣讲员。
从一名普通的乡镇语文教师,到暨阳中学副校长,他的一生跟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已经年过80,但他仍然满腔热忱,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就是城中社区的优秀党员钱佐。
跟着党走,人生才有方向和目标 虽然钱佐1985年才正式入党,但早在1963年就递了入党申请报告。22年间,他递交了好几份入党申请报告,却因历史原因一直耽搁下来。那时候的钱佐,将5卷《毛泽东选集》读了个滚瓜烂熟,“毛主席是我这一生最崇拜的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可谓无一不通,真正是个全才,了不起。”从毛泽东身上,他也学到了许多珍贵的品质,“克己奉公,勇于奉献,是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品质。”入党那一年,他44岁。“20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2001年9月,钱佐退休,他主动给社区书记打电话,想在社区发挥余热。“那时候就像站在人生的又一个十字路口,是回家颐养天年,还是继续工作?”几十年的工作惯性让他停不下来。
主动服务,悉心打造“钱佐党群沙龙”
那时他自己家中已有藏书数千册,平时除了自己熟读外,还主动与周边群众分享从书中学习到的知识。他在社区里办了个青少年夏令营,讲革命故事;为困难、残疾、单亲家庭的孩子讲述历史名人的幼时经历,鼓励他们坚强生活……“家庭不能挑选,但最后,成败得失全在自己。”他为社区居民准备的“防止心脑血管疾病”讲座,讲得比医生还要生动。平时社区有什么事情要帮忙,他总是最热心的,而且认认真真地把事情做好,绝不敷衍,绝对重视。虽然已经退休,但钱佐的生活却忙碌而精彩。写文章、唱歌、朗诵、讲课……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
钱佐所住的小区是个老年人居多的小区,党员群众学习活动、反映诉求诸有不便,看到这些,钱佐主动响应社区党总支的号召,提出要在小区内设立党员中心户,就近方便居民群众,零距离服务老百姓。他利用自有房屋开设“钱佐党群沙龙”,志愿提供给社区党员、群众作为活动场所,基层党员定期在这里聆听钱佐讲党课,沙龙也成为社区党员和辖区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桥梁,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平台。
钱佐还千方百计营造学习氛围,拓展宣传阵地。他在屋内公布《党群沙龙章程》及《家训家风》,摆放政治、文化、写作、音乐、旅游、健康等方面的书籍和报架,一台电子琴随时可以弹奏。屋外墙柱上,钱佐编撰了一副对联:“同心同德实现全面小康,不屈不挠振兴中华民族”,气魄宏大,彰显了全党全民勠力同心、克难奋进,共圆中国梦的美好愿望和钢铁意志。西侧外墙设有钱佐部分作品专栏,以爱为核心——“爱读书、爱学生、爱生活,爱写作、爱朗诵、爱唱歌”,24小时全天候展示“爱”的文化特色,令众多男女老少驻足品鉴,交口称赞。
“钱佐快乐五线谱”,唱响党群共治服务新篇章
钱佐党群沙龙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通过宣讲、座谈、交流、朗诵、歌唱、观看视频、欣赏佳作等党员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就近传承好家风、就近传播好声音、就近发挥正能量、就近凝聚正能力,发挥了“屋小天地宽,人少能量大”的积极作用。
在钱佐的带领下,周边党员群众纷纷加入了“钱佐快乐五线谱”:周一帮——组建邻里互助义工小分队,与周边独居老人开展助人自助定向互动服务;周二唱——自编自唱《老母亲》、重唱红歌;周三讲——注重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推出了钱佐家风八字(勤俭、好学、正直、善良)和钱佐家训十条,引导青少年走好人生之旅,争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周四送——社区党员讲台送党课、为“点点爱心港”的新党员上党课,为他们指明年轻党员的前进方向;周五论——组织党员和群众学习,着重强调“创建”人人有责,“创建”无小事,“创建”必须提高全体市民素质,“创建”必须提升城市品位,并展开讨论,查找问题,会后向社区作汇报。 “我这一辈子,没抽过一根烟,没喝过一口酒,热爱音乐、文学,我的生活过得很充实。”钱佐总是说,“ 生活在这样的新时代,我们能做的就是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锦上添花!”
年过八旬, 心中有一杆火红的旗帜, 作为一名党员 为人民服务永不退休, 他让雷锋精神在暨阳大地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