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特稿 “哎哟,活了!细细的没有睁很大的眼睛,我觉得显出一个思想者的感觉。”在纪录片《吴为山》中,今年2月底,见到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自己创作的雕塑时,“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蒙感叹太传神。
“雕塑只能凝固这一瞬间,这一瞬间里面,把千万种瞬间凝固在里面。”雕塑《人民艺术家王蒙先生》,吴为山在工作室创作了三个月之久,从大写意到稍许具象,尤其加上眼镜后,有了画龙点睛之妙。
吴为山工作室荟萃了从春秋战国到当代中国的先贤圣者、大师巨匠的“写意雕塑”,由这些小稿放大制作的作品,如今已经矗立在中国及世界的许多地方,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醒目地标。
吴为山雕塑作品《人民艺术家王蒙先生》与王蒙
丹心铸魂
塑像中华文化名人
吴为山雕塑作品《林散之》
1991年,吴为山受邀为林散之塑像,在创作中,他充分抓住了“当代草圣”的特征:长长的寿眉、一波三折收进去的嘴唇、垂肩大耳,作品一问世,便被众多艺评家称赞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吴为山出生于江苏东台,伯祖父高二适是“20世纪文人书法四大家”之一,令他对书画有着浓厚的兴趣;背诵古诗和阅读名著的习惯,让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领悟。在无锡工艺美术学校读书时,西洋的石膏像与本地的惠山泥人,帮助他在主流艺术与乡土文化之间找到自己艺术的生长点。后又就读南京师范大学、进修北京大学、游学欧美,不断丰富着自身的人文素养。直到林散之雕塑成功创作后,他萌生了为中华文化名人塑像的想法,希望通过这些雕塑,让人们看见中华文脉的轨迹,感受中国精神的力量。
"写意雕塑"
讲述美丽中国故事
吴为山雕塑作品《问道》
如何塑造出令人信服的孔子形象,传达出千百年来的儒家精神,成为吴为山早期创作的一个重大挑战。在创作手法上,中国石窟艺术给了他启发,不拘泥于生理结构,而是注重体量的对比和精神的表达;在具体形象上,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又给了他灵感:浓密的胡须、饱满的天庭,眼神充满睿智又有几分倔强,由内而外散发着儒气。最终,吴为山创作出一个谦恭大度、古韵十足的孔子。
二十多年来,吴为山用一双温厚的手塑出600余件充满温度和灵魂的雕塑作品,广受好评;首创了“写意雕塑”,“让雕塑成为具象的哲学、流淌的诗歌、舞动的书法”;出版及翻译成多国语言的十多部理论专著,对中国当代雕塑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塑像时代
表现伟大民族心路历程
吴为山雕塑作品《南京大屠杀主题雕塑·逃难》
《南京大屠杀主题雕塑》是吴为山历时最长、投入情感最强烈的一次创作。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他以忘我的状态投入创作,眼前弥漫的是1937年漫天硝烟,耳边回荡的是母亲失去孩子后那撕心裂肺的哭喊,脑海浮现的是无数逃难的人群;刀砍、棒击、棍敲与手塑相并用,用雕痕凸显心灵伤痕。最终呈现出高达11米的《家破人亡》,各具神态体态的《逃难》,直指苍天的《冤魂呐喊》,没有直接出现一个日本侵略者的身影,却把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从春秋战国到当代中国的先贤圣者、大师巨匠,吴为山不断向历史深处寻找、求索和创新,通过《南京大屠杀主题雕塑》《旗帜》《百年丰碑》等一系列作品,表现一个伟大民族曲折而自强不息的心路历程。
对话东西
体现人类命运休戚与共
吴为山雕塑作品《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2021年,吴为山创作的青铜组雕作品《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被立于欧洲文明发源地——希腊雅典。作品以“对话”为主题,通过“写意雕塑”的手法,表现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睿智与风采、精神与哲思,具有宏阔的时空观。两位分别代表中国、希腊文明的圣哲,跨越千年进行思想交流、灵魂对话,不仅表现了中希两国文明互鉴、共同发展的理念,还体现了人类命运的休戚与共。
作为享誉世界的文化使者,吴为山的雕塑巡展全球,落成近30个国家和地区,本人在全世界获得了数不胜数的勋章和奖章。
打通"围墙"
助力全民美育提升
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时候,“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进行展览时,数九寒天,排队人群接近有两公里。“这个状态充分说明美是人民的需要,当它回到人民中间去的时候,它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身为国家级美术馆的“掌门人”,吴为山策划了“国家捐赠与收藏”“典藏活化”“美在新时代”等百余场大大小小的展览,打破了中国美术馆的排队时长和参观纪录,也让这一国家级美术殿堂成为国际交流的一扇重要窗口。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吴为山还建议,打通“围墙”,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剧场、文化馆等都作为美育的平台与课堂,成为全民美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借助创新科技的力量为全民美育插上翅膀,更好地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乃至不同民族之间传播美和讲述经典,利用美和经典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执掌国家级美术馆、坚持为时代塑像、致力于将中国艺术推向世界……吴为山每天的工作状态都像高考,但他永远保持着创作热情。国内文化科技名家、国际艺术家以及第8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都对他的作品给出极高评价,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扬中华之文化,开塑像之新天”;法兰西艺术院主席 让·安哥拉表示:“通过雕塑,他要表达什么,传递什么?他当然要传递中国文化、中国思想,我想说,与其说是文化,不如说是中国思想”;第8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赞:“不仅表现了一个国家的灵魂,更表现了全人类的灵魂”。
而背后支撑的是吴为山的家国情怀,“我是一棵树,我的根是中国大地,是中华厚重的历史,深深地扎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当我到了风烛残年,颤颤巍巍地来回望我人生走过的道路,再看看我堆积成山的作品的时候,我会恍然地讲出一句话,啊,这就是吴为山”。
综合CCTV4纪录片《吴为山》、中国新闻网、京报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