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田勘
(作者张田勘,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学者,媒体人;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熊水龙拟提交提案,建议适时调整“双休日”,试点开展周休日实行“隔周三休”的制度,称该制度“既保障了公共休假制度的刚性约束,又提供了全年多个分布均衡的‘三天小长假’,还能助力分散休假、缓解旅游高峰压力”。提议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所谓“隔周三休”,即首周休息一天,次周休息三天。客观来说,这个提案立意是好的,也经过了一些调研,但实际施行的话,并没有让劳动者获得更多的休息日。因为,两周加起来休息四天,与现在的休息日相比,并未增加休息天数,只是变换了形式,从“朝三暮四”变成“暮四朝三”而已。
而且,这种休一加休三的形式未必就能分散休假、缓解旅游高峰压力。全民的休一和休三是在同一时间,休一时间人们不便旅游,从而变成休三(类似小长假)时扎堆旅游,反而可能进一步造成旅游的拥挤和堵塞。除非全国省份调整休一休三的时间,如北京在一月开始实行休一休三制,上海在二月开始实行休一休三制,错开不同省区劳动者的休息时间,避免拥堵。这就跟机动车尾号在周一至周五错开限行一样。
让劳动者真正获利,要增加休息日,而非变换休息日形式。
这一点,国外已有试行——每周休息三天,四天工作制。经过实践检验,可以实现多赢。
冰岛在2015年至2019年期间试行了有2500人参与的每周4天工作制,他们当中有朝九晚五的办公室工作人员,也有需要轮班的医院员工。试验结果是,所有参加者身体更加健康、心情更加舒畅、工作效率更高,工作成果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有所增加。
2022年6月,英国又启动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四天工作制试验,为期半年,共有61家企业的约2900名员工参与试验。2023年2月21日,英国公布了这项试验结果,由于收入增加、人员流动率下降以及员工倦怠程度降低,每周工作四天与五天没有什么不同。
因此,大多数参与的公司在试验结束后都没有恢复到五天工作制,其中1/3的公司准备将这一制度永久化,两家考虑缩短工作时间。
当前,国内的情况是,加班工作成为国人的常态,微信、飞书、钉钉、QQ、电邮等全天候在线。不少人认为,连双休日都得不到保证,何谈休三天?
参考“拆屋效应”——如果人们提出一个更高更大的要求被拒绝后,再提出一个相对较低较小的要求,就容易实现。现阶段的双休日,倘若通过大小周工作制(大周休息三天,小周休息两天),慢慢过渡到完全实行“休三作四”,将从根本上极大提高劳动者的幸福感。
从长远来看,增加劳动者的休息时间是一种趋势。
在IT技术、互联网、物联网、AI等的加持下,现在人们在家里网上都能办公,即使不在工位,工作成果并没有降低反而提高。这是科技的功劳,是人类创新的成果,同时也是人们获得更多休息时间的理由。
另一方面,实行“休三作四”也是人类身心演化与技术进步之间获得平衡的一种需要。在千万年的演化中,人的基因演化较慢。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后,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人类的基因演化已经赶不上技术的加速发展了。IT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让人们一到工作就处于紧张状态,现代人经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是人们应对压力的基因并不能相应提速。也因此,现代人最大的压力来自工作,在生理和心理上普遍感到紧张、疲乏和劳累。
实行“休三作四”是以缩短工作时间来适应人类的基因演化之慢,而且证明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提升劳动者的幸福感,有利身心健康。
当然,休假制度是一个完整体系,改革需要全局把握、通盘考虑,也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就现阶段而言,倒是可以对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切实做些改善和调整。
比如,严格执行双休日的政策,不能搞一周休一天、一周休两天的倒退,不能频频让员工加班。一些国家机关、国企、“大厂”可以率先试验“休三作四”,以观实际效果。在保证现有的双休日制度下,单位、企业可以适当延长一些法定假日的时间,如清明、端午和劳动节等。也可以在每个月的月末给予员工一两天假期,增加员工的休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