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时,再看《无名》

2023年02月22日 17:48:49 | 来源:知道传播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电影《无名》,有人觉得莫名好看,有人觉得莫名其妙。

  导演程耳在访谈中说,不要低估观众,恰恰说明,这部电影对观众是有要求的。

  谍战剧里潜伏者的工作,如果要分解KPI,无非是“努力活着”“取得信任”“拿到情报”“传递出去”四个部分。观众要么一开始就知道主角的身份,陪着主角升级打怪,享受紧张的快感;要么干脆被蒙在鼓里,享受反转的快感。

  但电影《无名》显然无意打造一个完整的英雄成长史,甚至连主人公的背景也不愿意多交代,故事只在“取得信任”“拿到情报”这两个环节着墨。

  至于梁朝伟和王一博的身份,如果你是一个不被低估的观众,可以说毫无悬念。

  梁朝伟开场审问叛徒黄磊时,先于回答写下了“陈小姐”三个字,以及事后袖子上的一滴血,都在明示梁朝伟是潜伏者。

  王一博的立场虽说到最后一刻才挑明,但我们跳出电影本身,当红流量小生接本子都是谨慎又谨慎,怎么可能去演一个汉奸呢?

  那么问题来了,一部没有悬念的谍战剧,靠什么撑满128分钟?程耳给出的答案是,靠细节、靠氛围、靠状态。就像《无名》的英文名:Hidden Blade“隐藏的刀片”,观众需要找到隐藏的碎片,才能拼凑出刀的模样。

  先聊聊细节。

  很多影迷说这部电影后劲很大,值得二刷三刷,是因为初看的时候,我们更容易把关注点放在情节走向、人物事件上,加上这部电影故意打乱的叙事节奏,晃动中看不清细节。

  但当理清了故事线,回头再看那些细节,发现处处是伏笔,没有一个镜头是多余的。

  比如王一博的领带,不同颜色暗示了不同的行动;吃不惯日料的梁朝伟和喝酒又喝茶的大鹏,谁是守卫者谁是墙头草不言而喻;大量的食物描写,粉蒸排骨、千层蛋糕、腐乳呛虾,都是有关人物命运的隐喻;戴眼镜的罗斯福狗和废墟中的落水狗,水泥灌井后一只沉默的羔羊,暗指民族境遇。

  太多这样的细节,是导演留给不可低估的观众的彩蛋。

  再聊聊氛围。

  《无名》就像一袭精美的华服,即便你不喜欢它的款式,也不得不承认它的精致。合适的服化道,讲究的打光,再加上程耳擅长的对称构图、俯拍、远景,每一帧都质感满满,给叙事增加了很多深邃的韵味。

  很多文艺电影多年后依旧被讨论被怀念,不是因为剧情,是因为它代表了某一类情景,是“多年后回想起那个场景依然觉得很美”的心境,俗称氛围感。

  杀人也要衣冠楚楚的叶先生,入狱也保持妆容精致的江小姐,蓝天白云下骑自行车的日本兵,战火中依然岁月静好的精致甜品店……剧情或明或暗,腔调永远是那个腔调。《无名》的高级感,显而易见。

  但高级感是“经过筛选后的好品味”,注定不会大众。

  最后聊聊状态。

  据说几名主演都是戏快杀青时才拿到完整剧本,演戏的状态,跟剧中人物很像:认真地干着活,但多少有点茫然,谁也不知道结局会怎样。

  1938年到1945年的上海,是一座孤岛,有钱人带着财富来这里避难,明处是纸醉金迷的末日狂欢,暗处是各路横飞的秘密情报。潜伏者更是孤岛中的孤岛,隐匿身份,隐匿关系,隐匿情绪。

  表面的生活在继续,但迷雾始终笼罩心头,他们属于黑夜,他们注定无言。

  也难怪导演会让演员独处一阵子再来演这个戏,保持孤独的状态,才是这部戏要的状态。可能有句潜台词导演没好意思说:观影者最好也是孤独的状态,才能入戏,做不到孤独,起码也保持专注。

  这么一看,热闹的春节档还真不适合。

  最后的最后,再回味一下程耳为电影写的主题曲:你说这一切犹在镜中/一切并没有在镜子里/不妨再等一等/不再压抑的那一刻/不妨再等一等/不再盲目的那一幕/不妨再一起等一等/无名者阳光闪耀的那天。

  转自:江苏影视频道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