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国内顶级机构研判:中国资本市场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难以动摇”

2023年02月22日 16:13:36 | 来源:央广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央广网北京2月22日消息(记者 岳玥)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自公布之日起实施,中国证券市场30余年来股票发行制度改革实现“关键一跃”。进入2023年,中国经济整体呈现加速回暖势头。而在全面注册制下,则更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将形成生态重塑。

  在此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前景如何?投资者信心和意愿如何?央广资本眼记者采访了包括纳斯达克交易所、摩根士丹利证券、富达基金、银华基金、中信证券、民生证券、银河证券、菜百股份等国际国内顶级交易所、投行、基金公司以及上市公司。

  受访人士对于2023年中国资本市场的研判均持乐观态度,一致认为,中国经济回升前景、超大规模市场红利、强大制造业能力和资产估值前景,对全球投资者仍具有难以动摇的吸引力,中国仍是资本流入最多的投资热土,均表示投资者信心和投资意愿整体乐观。

  中国资本市场规模红利显现 国际资本市场释放正向信号

  展望2023年,从整个宏观层面来看,各种在2022年不利的因素都在发生积极变化,多数机构及业内专家均对今年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保持乐观态度。

  联合国《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将放缓至1.9%,中国经济增速则将达到4.8%,展现出了世界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期待和信心。

  “随着防疫政策实质性优化,我国消费和生产活动恢复正常,市场回暖趋势明显。同时,欧美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逐步回落,国际外部大环境利好。”基于此,民生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吕伟认为在中短期,中国经济整体基本面周期性向上拐点已经出现,宏观基本面周期性向上的趋势逐渐确立。稳增长政策将继续加码,国内经济有望走向复苏,对应A股营收和盈利有望整体上行。

  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周文群

  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周文群则用“否极泰来,质量回归”来概括对于2023年的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的展望。据她预计,中国经济将于2023年一季度企稳,二季度会有比较明显的复苏,全年看GDP大概率过5%,中国将成为全球少数实现GDP 增速提升的国家之一。A股市场自2018 年以来完成了价值到成长再到价值的切换,高质量风格将在2023年重新回归。

  个股层面,周文群表示将继续精选具有可持续的高净资产回报率、稳健的财务表现、可靠管理层及良好企业文化的高质量公司。

  “宏观弹性较大的品种大概率跑赢市场,策略上将围绕‘经济复苏’主线进行布局,主要是消费、地产和基建相关产业链等。在外部冲击风险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复苏不会一帆风顺,需要关注个股风险收益比,灵活操作。长期来看,我们也看好有长期成长空间的高端制造、医药等板块。”周文群表示。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程强

  投资者信心和投资意愿方面,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程强认为2023年都将逐步回升。“一是中国内需修复的确定性很高。从春节期间出行恢复和市场表现来看,疫情影响几近消失,出行恢复速度明显超预期,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局部回暖迹象,1月信贷投放在春节前置影响下依然大超预期,不断增强市场的经济复苏预期。二是中国资本市场规模红利正在体现。目前,中国股市规模超过80万亿元,居全球第二,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资产配置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规模优势下,中国资产可能在市场轮动中赢得更多配置机会。”

  此外,从国际角度来看,国际资本市场也正陆续释放正向的信号。最近一段时间,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加速问世。自去年11月18日以来,通过获批设立或变更实际控制人成为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的数量多达4家,超过了过去两年的总和。2月3日,业内熟知的“大摩”——摩根士丹利国际控股公司成功受让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51%股权,从而实现对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100%控股,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也成为国内第7家外商独资的公募基金管理人。

  纳斯达克大中华业务开发副总监陈淑敏

  “从国际金融圈来看,这种大型的国际投行在中国的资产管理公司能够取得牌照,是非常重要的举动,也是国际资本市场释放的相当正面的讯号,这标志着他们在中国市场的战略版图取得突破性进展。”纳斯达克大中华业务开发副总监陈淑敏如是表示。

  “过去几年全球化步伐放缓以及国内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的背景下,部分分析人士担心外商直接投资会出现显著下降,甚至现有外资企业会向外转移。”摩根士丹利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称实际情况与预期恰恰相反,“中国实体经济外资流入不降反升,每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依然节节攀升,去年创出了1891亿美元的新高。”

  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是促进资本市场加速盘活

  资本市场向好的总体趋势离不开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重要驱动力。随着国家改革不断深化,资本市场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进一步彰显,互为依托,我国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也促进资本市场加速盘活,实现科技、资本和产业的良性循环。

  “数字经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政策成为A股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国家数字经济政策刺激效果明显,有望与其他板块形成协同效应,引发市场刺激。”民生证券吕伟称,2023年市场走牛的因素持续改善,牛市基本面拐点预期进一步增强,科技版块有望成为支撑行情的重要动力。

  据普华永道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A股IPO融资额位居全球股市之首,其中,科创板和创业板成为A股IPO市场的主力。按融资额计算,科创板和创业板将分别以超过2300亿元和超过1,700亿元排名第一和第二位,占A股总融资额将近七成。

  “2022年上交所科创版融资幅度是比主板还要高的。不论是在扶持包括半导体等高新企业,还是上市的速度、融资金额上,科创板的表现都是非常突出的。”纳斯达克陈淑敏如是说。

  陈淑敏还表示,在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应用场景上,中国有着全世界不可比拟的优势。“中国有14亿人口的应用场景,可以快速验证什么样的数字生态圈是可行的。基于这样的场景,我觉得中国在数字基础设施上是要持续投入的。”

  “从政策端来看,十四五规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均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作为催化,数字经济在可见的未来将会催生大量新的生产模式,极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产业升级发展也将带动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塑造新的工业体系。此外,新基建已进入科学布局新阶段,加快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产业融合赋能、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大动力。”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珠林亦表示,从市场结构来看,当前数字经济等行业可能面临更多的投资机会。

  此外,高科技产业利用外资增速明显提升。据公开数据统计,相对于去年全年8%的实际利用外资增速,高科技行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速高达28.3%,而其中高科技制造业增速更是接近60%。

  摩根士丹利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

  “这说明中国引进外资不仅在数量层面持续增加,在结构和质量层面更是有巨大飞跃。”摩根士丹利证券章俊表示。

  章俊进一步称,近年来减少和流出的外资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而更多流入的是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整体反映的是中国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腾笼换鸟”。

  “虽然中国目前面临各种结构性问题,但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优势是在过去20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并具有优质完备的基础设施。此外,中国人口红利虽然在衰减,但受益于长期教育发展,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却依然显著。这些有助于巩固和提升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在实现全面脱贫的基础上形成了庞大的具有较强消费能力中产阶级,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最大单一消费市场,并推动外商投资开始从‘Made in China’向‘Made for China’转变。”章俊如是表示。

  高端制造业是关键赛道 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

  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未来,高端制造业是资本市场的重要赛道之一,也将为我国构筑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珠林

  “我国高端制造业增速远超传统制造业。在强调国家产业安全,实现自主可控等背景下,高端制造已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未来随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的进口替代将成为趋势。”银华基金王珠林认为高端制造业是未来十年的关键赛道。

  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全球领先。在过去的一年里,产业升级、数字化改造、低碳化技术改造等领域在一系列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实现了高速发展。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整、产业链配套全球领先让中国制造业具有强大韧性和巨大发展潜力。

  同时,不断加速的产业结构升级、高质量发展让高端制造正在成为中国制造的主力军,给中国带来巨量的产业动能。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程强表示,长期来看,产业政策持续发力有助于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速中枢的抬升,也将为我国构筑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纳斯达克陈淑敏同样认为投资高端制造业是刚需,“大部分中国制造业已占到全世界极高的份额,但高端的部分还有差距,卡脖子现象还是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才更需要投资高端的制造业。”

  “高端制造业有几个热门领域,一个是泛电动车领域,在我看来这个领域全世界都才刚刚开始,国内目前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去年比亚迪领先于特斯拉;第二个是洁净能源技术领域;第三个就是高端半导体制造。这三个领域都是刚需,不会存在下行。”陈淑敏进一步阐释。

  “特别是加大制造业投资不仅可以推动制造业自身的升级,而且可以从供给端发力,带动消费,房地产和基建升级转型。在此过程中,外资也看到了机遇,对相关行业的投资热情持续升温。”摩根士丹利证券章俊如是表示。

  消费行业快速复苏 新商业业态蕴含投资新机遇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的实施和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深入落实,进入2023年,此前承压的消费行业领域也实现快速复苏,为全年消费提振注入信心。

  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利

  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利认为,公司主营的黄金珠宝类商品作为可选消费品,年初以来就展现出了较强的复苏弹性。

  “从2022年整体数据看,黄金珠宝行业在去年疫情多点频发,消费场景受损的情况下,金银珠宝社零额同比降幅较小,绝对值仍高于疫情前2017年至2019年的平均值,有力的说明了行业具备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和应对超预期冲击能力。”随着此前积压的消费需求在未来的释放,王春利预计黄金珠宝行业发展将整体向好,具备广阔发展空间。

  此外,新商业业态顺应消费新需求,相关行业和领域亦有投资机会。

  银华基金王珠林认为,年初以来消费复苏,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新消费者群体兴起的时代,新业态将引领相关产业投资迅速增长,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总的来说,当前可能处在产业急速变革的前夜,作为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到相关行业的投资,不仅能让投资者共享产业升级的红利,更是承担金融支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社会责任。

  纳斯达克陈淑敏对此却持保守态度,“所谓的新商业模式,我觉得不见得能够套用到其他国家,通常海外是不可行的。经过过去三年,中国还是应该回归刚需的部分,锁定到高端制造业的投资上,这才能够长长久久去提升国力,助力整个投资环境的正向循环。”

  全面注册制助力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

  2023年,全面实行注册制制度规则的发布实施,打开了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全面注册制的正式落地,将优化整个资本市场的生态,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创新发展和推动经济转型的能力。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资本市场快速扩容,持续成为全球投资热土。我国资本市场正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全面实行注册制将持续推动资本市场优化,不断激发市场发展新活力,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银华基金王珠林表示。

  中国银河证券CIO罗黎明

  “全面注册制下资本市场生态重塑,对投资者吸引力提升,助推居民超额储蓄向A股流入,居民权益资产配置比重将进一步提升,财富管理行业在低基数效应下将有显著修复,公募基金发行、资产管理以及产品代销等业务回暖确定性强。”中国银河证券CIO罗黎明称全面注册制激发资本市场活力,IPO供给增多,科创板、创业板涨跌幅限制放宽,融资融券机制优化,A股交投活跃度提升,成交额将继续放量,财富管理业务持续受益。

  罗黎明表示,全面注册制统一制度安排,融资效率提升,融资成本下降,我国上市公司家数及股票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提升。注册制下新股定价市场化,发行配售向机构投资者倾斜,“优企优价”进一步形成,成长性绩优龙头股将获得估值溢价。信息披露质量提高以及退市制度的完善,也将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优胜劣汰,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结合自身行业,罗黎明则称证券行业是服务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力量,证券公司将持续推进“以客户为中心”建设,聚焦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丰富投资产品,提升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能力,实现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

  民生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吕伟

  此外,民生证券吕伟认为注册制的实行,能进一步接轨国际市场,增加长期价值,A股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标志我们的IPO制度全面与国际接轨,上市公司的壳价值将持续弱化,价值投资将成为主流,对长期A股市场利好趋势增强。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