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打造“立、精、暖、快”机制 织密织牢困难群众保障网

2023年02月09日 14:27:42 | 来源:淮安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去年以来,淮安市围绕“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发展目标,以建立健全“立、精、暖、快”工作机制为抓手,坚决扛起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政治责任,全力织密织牢困难群众保障网。

  加强组织领导,让救助帮扶“立”起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完善分层分类综合社会救助体系,立起“主心骨”。将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融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一体推进。依托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持续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将全市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等6.76万户、12.31万名低收入人口纳入常态化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范围。2022年,全市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3.97亿元,惠及低保对象6.6万人;累计发放特困救助保障金2.26亿元,惠及城乡特困人员2.1万人。

  加强统筹协调,让救助帮扶“精”起来。结合专项排查整治、审计发现问题专项治理以及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我市着力加大部门协同联动力度,进一步提升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帮扶覆盖率、精准率,同时开展社会救助治理提升行动,精准监管社会救助领域行为规范。

  突出关心关爱,让救助帮扶“暖”起来。聚焦困难群众冷暖安危,保障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温暖过冬、清凉度夏。寒冬酷暑时节,我市常态化开展特殊困难群众巡访关爱工作,做到“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同时,发放困难群众专项救助补助资金,持续加大对因疫因灾遇困群众的临时救助力度,全面推行“急诊救助”“先行救助”,全面落实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2022年实施临时救助2万人次,发放救助金额1877万元。联合市委政法委创新开展“小网格·大救助”行动,对困难群众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启动慈善总会资助公益项目,为54个公益项目注资200万元。指导慈善组织创新开展“3+9”药品援助项目,向全市社会组织购买25个公益创投项目,引入专业社会力量参与救助。

  深化改革创新,让救助帮扶“快”起来。我市在优化流程、放权赋能、提升经办服务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指导各镇(街道)综合服务中心优化“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配置,厘清统一受理、分办、转办等救助工作流程。全面落实“分级审批”“一事一议”“只需跑一次、无需开证明”等政策,确保特殊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施助精准。深入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救助工作的可及性、时效性显著提升。积极完善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制度,在淮阴区探索实行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绩效考评,该项制度正在逐步推广。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