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8日是“乙类乙管”实施首日,江苏民航、铁路等部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确保旅客出行有序安全。
江苏台记者陈超: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出发大厅,通过信息牌记者看到,相较之前,出港航班数量有了明显提升,旅客们佩戴口罩,正有序排队安检登机。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政策规定,机场方面已调整优化了防控举措。在现场记者看到,此前设置的防疫临时围挡已全部拆除,原有的引路标识及商业、餐饮等服务设施也逐步恢复,乘客乘机不再需要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抵达南京的旅客,也不再开展落地检。
一位旅客告诉记者,从办理登机牌到过安检,大概10分钟之内,还是很方便的。另一位旅客说,机场通过广播、大屏幕滚动的方式来提醒乘客佩戴好口罩,这种方式是不错的。
国际航班也逐步恢复加密。8日上午9点左右,由意大利勒奥斯航空执飞的NO976航班,从米兰飞抵南京,成为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禄口国际机场首个入境航班。此前,省涉外协调转运组加强与相关设区市和南京海关、江苏边检总站、民航江苏监管局、东部机场集团等相关涉外部门对接沟通,强化现场指挥调度,协同推进国际入境航班相关工作。旅客到达后,不再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后就可顺利通关。目前,入境人员通关效率大幅提升,每架次航班全流程保障时间减少约90分钟,处置时间由1.9人/分钟提高到2.7人/分钟。1月8日,全省入境国际客运航班8架次约1549人。
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防检查处副处长黄新峰说,经前期初步研判,今年春运期间预计出入境航班约520架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33.3%。
铁路部门也积极行动,做好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春运。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陈超 周雷 陈晓风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