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周恩来总理的家乡,淮安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对照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部署要求,追逐城市复兴梦想,把握发展机遇,推动项目攻坚突破成势,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奋力实现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精彩开篇。
江苏台记者杨尔希说:“这里是中天钢铁淮安150万吨超高强精品钢帘线项目的建设现场。这里也是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自动化水平最高、环保效果最领先的钢帘线项目。现在技术人员正在对现场的自动化生产线进行调试,一月中旬就将逐步投产。”
作为淮安首个投资超200亿元的重大项目。“中天淮安精品钢帘线项目”在建设过程创造了诸多同行业最快。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只用了不到一百天,而从开工到投产也仅仅用了不到七个月的时间。
中天钢铁淮安项目筹建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盛荣生说:“我们的项目的‘五证联发’半天之内就办完了,这个应该讲也是一个史无前例的速度。我们的相关配套单位,包括供电、供水、供热都是在无缝对接,使得我们这个项目能够以超越常规的速度来进行建设。”
淮安市行政审批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处处长傅宁说:“目前,我市重大项目从签约到开工的平均办理时间近60个工作日。企业项目先办证,后补材料,让拿地即开工、交地即发证成为常态化,推动重大项目实现早开工早投产。”
在持续深化101%服务的同时,淮安坚持以项目突破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在新招引、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中,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项目占比均超过60%。随着一个个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相继落地,有力带动上下游产业加速聚集。
淮安市金湖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超东说:“南高齿项目落地后,目前已吸引中重科技、金誉缘等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我县。在金湖及周边地区逐步形成机械制造、轴承、齿轮密封件等上下游产业链,为金湖县工业产值超千亿提供新动能。”
2022年以来,淮安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57个。其中,百亿级以上的产业项目7个。平均每周新签约6个项目、新开工8个项目、新竣工4个项目,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新动能被不断激发。
淮安市委书记陈之常说:“开放曾经造就了淮安历史的繁盛,开放度不足也制约了淮安的发展。围绕提升城市发展的开放度,坚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出去、请进来,把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的工作导向树立起来、贯穿始终,实现了重特大项目攻坚由‘整体起势’向‘突破成势’的转变。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满意度当中,我们位居全省第二。应该说,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开放给淮安带来的积极可喜变化。”
如今的淮安,产业在加快扩量提质,城市品质也在加速提升。畅游在城市之中,一个个标志鲜明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识不时映入眼帘,各类休闲跑道、步行慢道、运动场地沿着运河两岸次第展开。
淮安市民高畅说:“河变宽了,水也变得更清澈,两旁的树木也郁郁葱葱的。每天早上和晚上都下来散散步,住在这里的幸福指数也是很高的。”
让古老运河展现出时代新貌。淮安正以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为引领,把境内沿大运河125公里的水域统一规划设计,系统推进沿线的生态环境治理、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有机更新和乡村的振兴提速。经过近两年的打造,河下古镇、主题乐园等一批文旅项目开门迎客;绿色航运示范区、环洪泽湖公路等一批基础交通设施项目建设初现成效;洪泽新港等生态绿色产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一个个串点成线的项目正成为淮安重现城市繁华的有力支撑。
淮安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孟爱民说:“我们通过这些重点项目的实施,让广大市民享受发展的红利,真正使大运河成为沿线人民的致富河和幸福河。”
迈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淮安将深入推进“153”发展战略,持续巩固枢纽地位,全力推动项目攻坚,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着力壮大农村产业,以高质量跨越发展新成效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
淮安市委书记陈之常说:“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这是我们淮安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场景。立足淮安这个城市曾经的荣耀记忆,确立的现代化建设的引领目标和核心任务,我们也将全面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部署要求,通过全市上下的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一定能让中国式现代化在周总理的家乡充分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让这座美丽的运河之都,也是历史上的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繁华盛景,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淮安大地上鲜活重现。”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杨尔希 何斐 魏玉卿 朱延庆 沈杨 王建安 张心宇 俞铭义 李扬 供片台/淮安台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