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涉疫”诈骗!接到所谓流调电话 扬州一市民被骗24万元

2022年12月22日 15:00:06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前几天,扬州市民洪女士(化名)就接到一个自称“南京市疾控中心”的流调电话,一不留神,损失了24万元!

  最近,扬州洪女士接到自称是南京市疾控中心的电话。对方表示,根据流调,洪女士曾出入过广州市某医院,是阳性密接者。洪女士辩解自己是大学老师,最近一直在扬州教学,没去过广州。对方“贴心”地分析,可能是她的个人信息泄露了,建议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并可以帮她转接。

  洪女士说,需要“报警”确认,自己的确没有去过广州,对方才能开出一张信息泄露证明,自己的健康码才能恢复正常。

  电话转接后,一位“林警官”接警了,还和洪女士加了QQ,进行视频对话。交流中,“林警官”严肃地表示:查到有人用洪女士的身份信息办了一张银行卡,涉嫌特大刑事洗钱案件。对方还告诉洪女士,“缉捕公文”已经发布到网上了,当天下午五点之前就要来抓人,还要求做到保密。

  对方称,为了保障洪女士的账户安全,需要将涉案银行卡里的钱转到另一张银行卡上,并立即下载一款名为“安全防护”的手机APP。洪女士赶紧照办,可是接下来,她就发现自己的手机失控了!眼睁睁的,看着手机银行里的钱被转走,一共损失了24万元。

  在不法分子精心编排的话术以及诈骗软件的诱骗下,洪女士就这么踩了坑。

  扬州市反诈中心民警杭恩宇介绍案情,当事人装上所谓的“安全防护软件”之后,手机就没有办法接听到96110预警电话,然后按照骗子的要求给对方进行转账,最终被骗了。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反诈中心介绍,洪女士的遭遇并非个案,近期类似的“流调”诈骗案频频出现,反诈民警提醒,除“流调诈骗”外,市民还需提防以下几种“涉疫”诈骗:一是冒充防疫工作人员向受害者发送“钓鱼链接”短信,称受害人是阳性密接或者核酸检测异常,诱导受害者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进而骗取钱财。二是冒充“疫情防控中心”或“卫健委”工作人员,称要进行线上排查,要求受害者提供银行卡等信息,从而实施盗刷。三是冒充快递客服,以快递有阳性为由退钱,要求扫描二维码或下载APP填写快递赔付信息。四是冒充医疗机构,推销防疫“特效药”等,诱导受害者前往钓鱼链接购买,实施诈骗。五是伪装“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回访员”添加好友,发布刷单、赌博等违法违规信息。对于骗子的这些惯用伎俩,市民要牢记在心。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姚炜 扬州台 编辑/胡超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