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刘鑫
产业论坛、非遗展演、旅游推介、“丝路市集·域见阿拉伯”风情创意市集......近日,以“丝路瓷源 和光接物”为主题的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在江西景德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时强调:“希望中阿双方以本届‘阿拉伯艺术节’为契机,落实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成果,弘扬丝路精神、增进传统友谊、密切人文交流,为深化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持久推动力,为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文相通,则心相近。“阿拉伯艺术节”是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框架下重要的机制性文化活动,每四年在华举办一届,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阿艺术家们凝聚共识、推动合作,广结良缘、满载而归。回溯过往,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陆上丝绸之路互通有无、相知相交,驼铃声声,音犹在耳;千百年后,中阿两大民族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熙来攘往、宾朋满座更胜往昔。我们坚信,以本次盛会为契机,一系列丰富多彩、特色纷呈的文化交流活动,必将为中阿文化注入新活力、提供新动力,让古老的“瓷都”景德镇化身世界人民共享艺术之美的大舞台,成为创造“新机遇”的平台、赢得“新未来”的桥梁,谱写更加繁荣的丝路发展新华章。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中阿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截至目前,中国已同20个阿拉伯国家和阿盟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持续推进,中阿双方在经贸、科技、医疗、旅游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硕果累累。卡塔尔世界杯期间光伏电站、恒压变频供水系统、新能源客车等中国“智造”随处可见,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拔地而起,沙特阿拉伯东海岸的萨勒曼国王港工程稳步推进......如今,“一带一路”建设落地之处正呈现着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繁荣场景。纵使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中阿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并没有按下“暂停键”,而是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澎湃活力。2021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双边贸易额约3300亿美元,同比增长37%,连续多年稳居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阿双方将彼此发展战略对接起来,也让两大民族复兴之梦紧密相连。
一年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意更坚。相约鄱阳湖畔,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盛会、一次深厚情谊的见证,更是一次如约而至的聚首。今天,“一带一路”不单单是通商贸易之路、文化之路,更是一条“真金不怕火炼、患难更见真情”的友谊之路。面对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中国毫不犹豫向阿拉伯国家伸出援手,从彼此支持鼓励到抗疫物资互助,从在线经验交流到派遣医疗组紧急驰援,从疫苗临床试验到联合灌装生产......无论是贫穷国家还是战乱地区,无论是援助还是出口,阿拉伯国家有需求,中国就有回应、有行动,双方正成为和平稳定的维护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互学互鉴的好朋友。
执大象,天下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在新的历史时空下,发扬丝路精神、弘扬传统友好,增进战略互信、实现互利共赢,在交流合作中更好地造福中阿人民,矢志为推动建设中阿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