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王玉星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次申遗成功,意味着中国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增至43个,也再次体现出中华文化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贡献。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茶文化深深融入人们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茶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在浙江杭州观看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艺时,鼓励大家把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在致信祝贺首个“国际茶日”时指出,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这都有力推动茶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进入系统性保护新阶段。放眼今日神州大地,种茶、制茶、饮茶等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茶文化更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一盏中国茶,清香飘世界,让越来越多人们静享美好生活、品质生活。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据了解,这次申遗成功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项目,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回望历史,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成为了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面向未来,更好推动茶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大力向世界讲好茶文化故事,中华文明必将散发出夺目光彩、永恒魅力,更好走向世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民心相融互通。
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传承和保护的新起点。众所周知,传统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为多民族所共享。特别是成熟发达的传统制茶技艺及其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不仅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更传达着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理念。以这次申遗成功为契机,不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深挖茶文化内涵和价值,让每个人都能做茶文化的传承者,将向世界更好展现新时代中国阳光、富强、开放、自信的良好形象,更好推动茶文化走向更大舞台,赢得更多喝彩。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踏上新征程的中国,正在向文化强国迈进,亿万人民的文化自信日益彰显,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以这次申遗成功为契机,牢牢守住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持续推动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就一定能更好地让中国茶的清香飘向世界,不断续写茶文化新辉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文化力量和精神支撑!(王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