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涟水:无环沟稻虾轮作新模式 助农增收好“钱”景

2022年11月16日 15:04:49 | 来源:淮安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虾苗什么时候投放?”“每亩稻田投放多少斤?”“水深该怎么控制?”“每亩能增收多少?”……日前,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唐集镇丰河村涟申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的田间地头,一群从全县各个镇街以及周边多个县区慕名赶来的种植、养殖大户,正迫不及待地向被围在人群中央的县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科科长左建新和涟申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倪发林问个不停。

  走近仔细聆听,大户们在热烈讨论的是一种关于“稻虾轮作”新模式的种植养殖技术。

  传统的稻虾共作模式,同时种稻养虾,需在稻田四周挖近4米宽的深沟供老虾自繁虾苗,其弊端是占用了部分稻田,且虾在天冷时容易密集地窝到深沟,天热时又不能爬到浅水,不利于均衡生长。“养殖户不知道靠自身繁殖的虾的具体数量,只能估量着投放食物,最终导致虾长不大,且大小不一,质量不高。同时,稻田常年被水浸泡,土壤结构被破坏,也不利于水稻生长。”倪发林告诉记者。

  “无环沟稻虾轮作”这一新模式的显著特点,是无需开环沟,只对稻田进行简易改造,在田内就近取土,将养殖田块四周田埂加高至0.7米左右,埂宽1米。“这是市农业农村局在省市水产技术专家指导下,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经反复摸索论证后确定的。”左建新介绍道。种植养殖户在每年11月水稻收割后,通过晒田、旋田等技术手段进行田间整理,并于次年1月放水种草,3月初投放第一批虾苗,在4月中旬收获成熟龙虾后,再投放第二批虾苗,至种植水稻前便可收获两批龙虾。虾收完后种一季水稻,实现稻谷、小龙虾双丰收。“成本低、风险低、产量高、效益好。”左建新对这一新模式作了补充说明。“无环沟稻虾轮作”能够有效减少土方的工作量,减少对耕地的破坏,增大了整个养殖面积,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有效避免因为连续养殖造成的疾病多、养殖难等问题。

  已经试运行“稻虾轮作”模式的倪发林今年亩产龙虾已超过300斤,预计亩产水稻可达1200斤,深加工成优质大米每亩近900斤。目前,涟申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已被涟水县正式确立为稻虾轮作模式核心示范区。

  漫步田间小路,清风缓缓吹来,几位农人面带微笑从身边经过向远处骑行,一块块四四方方的虾田、稻田依次排开,虾田里水波荡漾,整个稻田铺满了金黄色的稻束。

  “小龙虾产量可超过300斤/亩,可以卖到20-30元/斤的价格,大伙自己算算,除去成本一年下来能有多少利润。这还没考虑每亩水稻带来的增收。”倪发林给大家算了一笔账,黝黑的脸庞上流露出新农人特有的质朴和坚定。“想不到会有这么好的收益。”在对“稻虾轮作”新模式有了初步了解后,种粮大户乔林中当即决定在这季水稻进仓后,拿出200亩田地来试养小龙虾。

  土地肥沃的安东大地,从来不缺少振奋人心的创业故事。如今的涟申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已成长为一家集有机稻米、水产养殖、绿色菜园、休闲垂钓以及销售、深加工、农家乐等多种经营模式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合作社。

  建立产业发展组织架构、开展种源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实施龙虾标准体系建设行动、建设小龙虾高标准核心示范区、推动稻(藕)虾综合种养扩面提质增效、推进国家级小龙虾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提升加工和冷链仓储能力……涟水县结合全县实际,印发了《涟水县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有条不紊部署落实系列推进举措,力争到2024年,全县稻(藕)虾种养为主的养殖面积达到5万亩,产量达到0.5万吨,宜养水面新增1.5万亩,分布于高沟镇、唐集镇、红窑镇、东胡集镇等镇街。

  产业兴则乡村兴、农民富。“我县将持续以‘五大振兴’为指引,以树品牌为目标,提升规模,提高质量,全面谱写‘撬动大产业、助力大发展’新篇章,实现全县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涟水县委副书记、县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义翠表示。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