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荔枝网评:守护“地球之肾”,扮靓美丽家园

2022年11月06日 09:09:54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特约评论员/周军

  水波荡漾、候鸟蹁跹……秋日的风景线在天津七里海湿地不断延展,东方白鹳、灰鹤、反嘴鹬等越来越多的候鸟来到这里栖息、“中转”,很是热闹。“前些年,我们观测到几十只东方白鹳就异常兴奋,这几年每年都有3000多只东方白鹳在七里海停留。曾经消失10多年的‘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又重返七里海。”从偶见到常见,从消失到重返,七里海湿地的嬗变,正是中国湿地保护逐年进步、“地球之肾”向健康发展的生动缩影。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习近平总书记为湿地保护指明方向。我国生态环境丰富、生物多样性资源众多,湿地分布广泛,湿地“家底”殷实。目前全我国湿地面积约5635万公顷,湿地植物达2258种,湿地鸟类达260种,湿地面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截至目前,《湿地公约》共认定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国有常德、常熟、东营、哈尔滨、海口、银川、合肥、济宁、梁平、南昌、盘锦、武汉、盐城13个城市入选,是全球入选数量最多的国家。

  守护好湿地“家底”,保护好珍贵的湿地物种资源,是全国上下守护生态之美、扮靓生存家园的重要任务。尽管我国湿地资源丰富,但我国人口众多,这是最大的国情。中国以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种需求。将湿地资源与人口比重联系起来看,保护好湿地生态,更好地发挥好湿地的功能和作用,于增进民生福祉意义深远。

  保护湿地生态是“国之大者”。今年是中国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30周年。履约30年,我国努力践行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中国湿地保护不断迈上新台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公众湿地保护意识持续增强,湿地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开启了全面保护湿地新阶段。守护好我国富饶的湿地资源“家底”,就能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之美,为子孙万代留下美丽的绿水青山。

  保护湿地,离不开法治护航。今年6月1日,我国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实行,全面系统对湿地资源管理、湿地保护与利用、湿地修复、监督检查等作出法律规定,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前不久,我国发布《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分阶段对我国湿地保护作出规划,以国之力量守护湿地之美。保护湿地,还离不开人人参与。七里海湿地的变化,正是周边农户、村民生态意识变化的有力映照。过去,为了不让过境候鸟捕食鱼、虾等,有的农户甚至会放炮轰鸟。而今,随着湿地保护加强、人为活动退出,村民也渐渐加入呵护候鸟的队伍。从“轰鸟”变为“护鸟”,只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便慷慨反哺人类,让生态红利人人共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尽管这些年来我国湿地保护不断迈上新台阶,但湿地保护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下持久功夫,永远以“进行时”呵护好湿地生态,让绿色美丽永存。当前,过度商业化开发、外来物种入侵、湿地功能有所减退等系列问题依然存在,这再次警示我们,更大力度保护湿地刻不容缓,当有力推动全国湿地保护规划深入实施,在保护“既有”、恢复“已失”上不断倾注力量,在扩面积、强功能上创新实践,切实以法治力量、群众力量呵护好无数生灵的家,让城市名片更亮,让绿色家园更美。(周军)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