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在即 记者探访控制火箭的“神经中枢”

2022年10月30日 19:22:27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提到控制火箭的人,我们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按下点火按钮的“金手指”。其实火箭控制系统通常由数十台精密的仪器设备及复杂的电缆网组成,涉及上千个重要参数。跟随江苏台前方特派记者的镜头,一起去了解一下被称为“神经中枢”的火箭控制系统。

  【记者探访控制火箭的“神经中枢”】

  江苏台记者郑伟:火箭控制系统主要作用是控制火箭按预定轨迹飞行,准确入轨。这次梦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对控制系统提出了较于以往更高的要求。

  文昌航天发射场控制系统任务负责人于鹏告诉记者,梦天实验舱的窗口时间是不连续的,梦天舱与核心舱要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实现精准对接,这对点火时间要求极高,误差要控制在1秒以内,也对控制系统在点火前的各项测试操作准确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手动点火提高了发射流程的灵活性,但要做到“零窗口”的点火,各项测试操作要迅速、准确,容不得半点差错。

  文昌航天发射场控制系统指挥员尹景波说,为了保障“零窗口”点火,工作人员系统反复细化射前流程,将发射前工作精确到每分钟,点火前负十分钟甚至要精确到秒,确保射前每一节点、每一项操作精细精准。

  文昌航天发射场控制系统前端负责人万一飞说,每个岗位专门制作了“双想”档案,详细记录了历次任务中碰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我们严把测试质量关,坚决落实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过程结果双圆满。

  【记者探访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中心】

  伴随空间站任务的推进,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中心的科技人员们也在不断地研发创新技术,来保障航天发射的安全和高效实施。在历次发射的影像数据中,火箭目标、关键事件以及像素分布等,都是新一次航天发射的重要辅助依据。发射场图像应用中心充分挖掘历史影像数据价值,改数据收集为数据驱动,从二维空间、三维空间、时间等多个维度构建智能模型,赋予其视频超分、目标识别、事件检测、三维感知等能力。

  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中心工程师张梁说,构建硬件算力基础,将零散的、非结构化的历史影像数据以人工、半自动的方式进行标注管理,为航天发射提供基于视觉智能的辅助判决手段,大大提升事后视频分析判读的效率。

  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中心党委书记段纪友说,一直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创新能力培养,在国产自主可控、智能辅助决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我们将持续让科技力转化为战斗力,不断擦亮文昌指控中心的“创新”名片。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郑伟 李扬 尹美又 亓晨 通讯员/李寒剑 徐斌如 倪健康 李康 都鑫鑫 屠海超 刘常连 黄国畅 胡煦劼 欧阳留栋 陈科维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