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视剧《我们这十年》热播,第一单元《唐宫夜宴》开播就霸榜,冲上微博热搜。不少网友感叹,“背后的故事让人泪目”。
《唐宫夜宴》的“出圈”,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每一位舞者对作品的热爱与付出,更传递了他们在坚守背后的文化自信,折射出优秀文艺作品那股穿透人心的力量。
电视剧《我们这十年》第一单元《唐宫夜宴》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文化”一词出现了近30次。特别是报告第八部分强调,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不禁要问,就文艺作品而言,靠什么增强精神力量?
一
首先需要想清楚,文艺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杂文《论睁了眼看》中,鲁迅先生曾作出回答:“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中,成就了一批文艺经典。这些作品,不仅是历史转折的见证者、记录者,更是大时代中“精神灯火”的显性表达。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独特的文艺符号。它是《永不消逝的电波》铸就的信仰,是《我的祖国》点燃的战斗激情;是《焦裕禄》用生命书写的为民情怀,是《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意气风发;是《春天的故事》对改革开放新画卷的深情期许,是《十八洞村》《山海情》在荒芜土地上种出的梦想……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图源:豆瓣电影
当号角吹响,铿锵前行有了更坚定的力量。
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为何要把“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放在重要位置?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就曾提出: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
如今,无论国风潮、文博热的蔓延,还是诸多文化消费新业态的勃兴,都彰显出人民不断升温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不断推出更多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心灵诉求。
往深远处看,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没有优秀作品,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何来文化自信自强?
一个时代的画卷,底色是人心;一个民族的复兴,关键在精神。优秀作品,始终与时代同向而行、同频共振。
二
沿着历史足迹不断追寻,不难发现,“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虽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但一定具备几大要素: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近年来,伴随着系列重大文化文艺工程的实施,“复兴文库”“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等众多标志性成果竞相涌现,一大批反映“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的优秀作品映入人们眼帘,有不少成为“爆款”。
像今年,电视剧《人世间》热播,电影《万里归途》热映,“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火爆,无不表明,时代的发展,呼唤更多能够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而这些作品,也有着强大的“民意”基础。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身处“高原”之中,观众们还在期待着“高峰”的涌现。优秀作品看似数量多、供给足,但精品多不多、群众买不买账,却是更重要的课题。
2021年3月,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已推出新书40万余种、电影600多部、电视剧300多部、动漫400多部。但提起儿歌,我们脑海中回荡的依旧是《一分钱》《让我们荡起双桨》;谈到电视剧,11年前的《甄嬛传》和7年前的《琅琊榜》,人们依然百刷不厌......我们不得不反思,既受群众欢迎、又能增强群众精神力量的文艺经典,究竟该如何塑造?
不深入人民生活,就得不到生活的滋养,也就难以登临艺术高峰。不少艺术家喜欢把自己关在书斋、画室中搞创作,看似带来了技艺精进,却容易导致作品不接地气、不冒热气、缺少灵气。
比如,浙江“艺术乡建”工作正如火如荼推进,但遗憾的是,高层次文艺人才深入农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从而激发农民审美自觉的案例却不够多。这样一来,既不能满足基层百姓的品质文化需求,也使得艺术家与“沾着露珠、冒着热气”的现实题材擦肩而过。
还需要警惕的是,一旦文化虚无主义等思潮沉渣泛起,文艺作品的精神力量就容易被解构。当市场导向、评奖需求压倒一切,当艺术家脱离生活本质追求所谓的“创新”,当“文化搭台”最终是为了“利益唱戏”,群众的心声、思想的共鸣变得不再重要,文艺作品的精神价值也就只能消解于“快餐式消费”中了。
毕竟,AI可以代替人作画,却代替不了创作者与生活对话;工业化流水线能够批量生产流量明星,却生产不出划时代的优秀作品与文艺巨匠。
观众参观“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图源:新华社
三
迈向新征程,如何才能推出更多优秀作品,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互联网新技术的变革,为文艺创作带来了更多新的可能。但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技术如何创新,文艺工作者都应把握好新时代的铿锵脉动,通过提升生活厚度、情感温度、审美高度来增强文艺力量。
优秀作品需要生活厚度。何谓厚度?那就是与历史同向、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这样的文艺作品才具有厚重感,才能成为时代的一面镜子,才能打通历史与现实的通道。
像《只此青绿》《忆江南》等节目广受好评,证明承载中华文化与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因其具有穿越千年的生活厚度,并以时代化、潮流化的新形式加以表现,正在渐渐“拿捏”住现代人的心。
《只此青绿》剧照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群众的文艺。群众,才是作品的主角。“深入生活、扎根群众就像打一口水井,井打得有多深,水就有多甜。”鲁迅文学奖得主、作家铁流曾这样感慨。
因此,优秀作品理应体现情感温度。赵树理深入百姓,熟悉解放区青年男女的情感变化和精神追求,才能写出生动鲜活的《小二黑结婚》;刘文西90多次深入陕北,把自己“种”进黄土地,“种”进人民群众的丰富情感中,才让画作有了坚实的生命力。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优秀作品,同样呼唤审美高度。无论扎根陕西乡村14年之久、写下鸿篇巨制《创业史》的柳青,还是九旬高龄仍在探索油画民族精神、被授予“中国美术家·终身成就奖”的全山石,都有一颗艺术的“传世之心”。而由此激发的审美高度,恰恰是文艺发展经久不衰的关键。
全山石老师说:“油画的色感、质感、触感,就像芭蕾舞的艺术语言一样,有它自己的程式、标准、规格和魅力,体现着其自身的艺术规律。”他20余次深入新疆采风,才创作出一系列反映民族风貌、体现人民情感的油画精品。
这也告诉我们,只有当时代性、人民性、艺术性真正统一时,文艺创作才会具有深沉的精神力量。
优秀作品源于人民、反哺人民、激励人民。我们期待着,广大艺术家以深厚的文艺情怀,向人民向生活汲取丰盈的精神滋养,种植出扎根新时代文艺大花园的参天大树。正如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