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金色铺展。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陆续迎来了收获。
眼下,徐州睢宁各镇(街道)正在抢抓农时,忙收获,确保颗粒归仓。
“六统一”助水稻增效益
10月20日,在邱集镇沙祠农场的一处农田内,金灿灿的稻穗随风起伏。农机手王亮是邱集镇王楼村人,一大早他就驾驶收割机前来收割水稻。
沙祠农场归属于邱集镇农业公司——睢宁景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去年以来,邱集镇农业公司利用沙祠农场的育秧基地进行水稻塑盘育秧,积极发展优质稻米订单农业,为邱集镇的农民、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提供“六统一”服务,统一选种、育秧、机插、植保、回收、经营,提升稻米质量。
“托管的价格是成本价,远低于市场价,回收稻米的价格高于市场价。比如,目前市场上杂交水稻的收购价是每斤1.3元左右,我们是每斤1.4元左右。通过这种方法带动更多的老百姓种植优质稻米。”睢宁县邱集镇沙祠农场负责人武加旗说。
沙祠农场种植的水稻品种是万象优111。它是我国选育的优质籼型杂交稻新品种,具有生长平衡、青秆黄熟、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抗病抗倒伏能力强等特点。
通过精心种植,稻米由“绿色”向“有机”提升,销售价格也不菲。“市场销售价格是每斤7元左右,我们目前正在申请有机稻米认证,如果申请成功,稻米能达到每斤10元左右。”武加旗介绍。
邱集镇是睢宁传统农业种植大镇,耕地面积13.5万亩。其中,水稻就占12.5万亩,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近年来,邱集镇聚焦高质高效,做强农业经营体系,打造“农业大花园”,实现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转变。
秋收之后就是秋种,邱集镇也在筹谋播撒明年的“希望”。打造中国北缘优质籼米基地,力争在三年内达到15万亩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特别是与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合作,从育秧向育种转变;打造水稻品牌,把“邱集大米”和“仝海大米”推向全国。
种植大户马仁生告诉记者,今年他尝试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平均一亩地能收200多斤大豆,1100多斤玉米,按市场价玉米1元/斤、大豆2.8元/斤计算,一亩地能收入1700余元。正常情况下,单种玉米也只是1200斤左右。这相当于玉米不减产,还多收了豆子。”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是空港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的一部分。近年来,双沟镇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在抓工业发展的同时,双沟镇也将农业牢牢抓在手上,有序推进“1231”功能区建设。“1231”即一区两带三标一平台,其中,一区即南部万亩连片的空港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该示范区主要依托省市科研院所签署产业协同发展联盟,形成政企研联互助,打造苏北地区优质粮种示范试验、观摩交流、代繁代育基地。
110.55万亩,进入收获高峰期
睢宁共有耕地面积153.44万亩,粮食复种面积常年稳定在220万亩以上。如何在守住粮袋子的同时,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睢宁交出自己的答卷。
近年来,睢宁县以“全面转型、全域美丽、全民富裕”为决策部署,围绕“4+4”农业产业体系,一带四区协同发展。新建高标准农田50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达到80.29%,改、培、保、控技术全面升级;积极开展粮田托管服务,力求全县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到 80%以上。
诸多措施助推下,睢宁县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今年秋粮,睢宁县共播种110.55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5.3万亩,玉米种植面积39.38万亩,大豆种植面积12.25万亩。
秋粮正归仓,秋种正当时。据了解,相较往年,今年的水稻收获期较往年晚了7到10天。截至10月21日,全县水稻已收割21.4万亩,开始进入收获高峰期,大豆、玉米等旱粮作物收获已经基本结束。秋冬季节计划种植小麦面积112万亩,已种28.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