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丹:“见自己”,用画展疗愈疫情焦虑

2022年10月23日 12:12:48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新闻讯  一百多年前,梵高通过绘画,释放着惊人的情绪能量;一百多年后,人们沉浸在他奔放的笔触、绚烂的色彩中,感受着其中丰沛的生命力与温暖的治愈力。这就是现代心理学所说的艺术疗愈,而梵高也被认为是表达性艺术心理治疗实践的先行者。

  面对后疫情时代可能带来的焦虑情绪,近日,南京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艺术家流丹,带着她的《果人·艺术与疗愈第2回》画展与观众见面,再次开启一段艺术滋养心灵之旅。

  果人,这个颇有艺术气息的名字源于流丹梦境里的自己。展览现场的油画作品,以浴缸里的女孩为主题,人物婀娜柔美,呈现出西方艺术的女性之美;又融入了山水意境,在雄伟壮阔的大自然面前,人显得如此渺小,兼具了中国艺术的山水之妙。

《果人·依山而居》 

  流丹曾主持一档家喻户晓的心理类广播节目,又是各大电视台的常驻心理嘉宾,但在滋养无数破碎心灵的同时,一度无法及时清理听众、观众带来的“情绪垃圾”,于是她去北京大学读心理学研究生,并通过绘画来疗愈自己。其中果人主题贯穿整个绘画历程,见证了她的成长。

  “起初浴缸和女孩是画面的中心,内心积攒了很多情绪,甚至如浴缸里的水一般注满、溢出;渐渐浴缸和女孩越来越小,最后简化成一道痕迹,或隐于树林,或藏于溪山,或湮于一片抽象的色彩里,从个人的情绪里剥离了出来,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现场增加了一些互动装置,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将浴缸从画中“搬”入空间,一旁还保留了第1回的镜子与插花。

  “空间变成了一幅画,观者就是画的一部分,累了可以在浴缸里躺一会儿,困了可以睡一会儿,想倾诉有我在。”

  关于浴缸的寓意,流丹说,最初没有任何设想,自然而然画出来的,如果一定要讲点什么,那么它只是一个符号,代表既承载又束缚我们的事物。

  “可以想象成母亲的子宫、自己的家、爱、社会关系、天地等,相信每一位观者都有自己的感受与解读。”

《果人·梦》 

  艺术家通过作品疗愈自己,从情绪化到理性成熟,具备了照顾大众情绪的能力;观者可以进入作品,通过与自己、艺术家的对话,疗愈便从群体走向个体。

  “今天的艺术不只属于金字塔尖上的人,它属于每一个普通人,每一个微小的个体都应该感受到艺术带给他的能量安抚。”

《果人·抱抱你》 

  流丹说,疫情之后的人们需要一场集体的共情疗愈,为此她设定了艺术与疗愈系列三部曲:见天地见自己见众生。去年《一枝上上签》艺术疗愈的第1回,是与自然的对话,从天地之间吸取正向的积极的力量,祝福鼓励所有人。今年《果人》艺术疗愈的第2回,是见天地之后的见自己,无论外界风云变幻,能拯救自己的,也只有我们自己

  记者/茗奵

艺术家介绍

流 丹 / 薛 堯

画家、作家

南京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心理疗愈师

南京中医药大学全国第一届中医养生康复本科生

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研究生

美术活动与展览 

2016年5月先锋当代《多维度当代艺术展》

2016年9月在微园美术馆举办首次个展《阿是》

2017年1月方山《浮生若梦》艺术展

2017年5月可一美术馆《五月旁白 当代艺术大展》

2018年1月方山《同心沙龙 艺术邀请展》

2018年5月可一美术馆《春季艺术沙龙展》

2019年5月可一美术馆《春季艺术沙龙展》

2019年10月OCAT南京艺术公共计划《浮云的根》

2020年8月逸空间《流丹,万籁俱寂她秘密生长》

2021年10月丹空间 《一枝上上签·艺术与疗愈第一回》

2022年10月丹空间《果人· 艺术与疗愈第二回》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