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和遗产保护的牵头城市,扬州无疑是这条美丽珠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擦亮、打磨这颗运河明珠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和故事,推动了哪些改革?听听扬州人自己怎么说。
扬州市民杨文龙退休以后,在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做义务讲解员。
杨文龙说:“我是在运河边长大的,过去的三湾可不像现在这样。当时有几十家工厂,其中有农药厂、皮革厂。经过了治理以后,你看现在运河的水多清啊。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也建起来了,还有现在的城市书房。我带游客逛累了以后,我喜欢到这里看看书、充充电。三湾越来越好,我们也要活到老学到老。”
扬州市文广旅局党委委员、市文物局副局长徐国兵说:“让运河焕新,省里做了系统规划,我们扬州也坚持规划引领。我们做规划的原则,就是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提升、运河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运河航运转型提升。你比如像三湾片区,它既要建设大运河博物馆这样的文旅地标,又要通过腾退修复留足湿地空间,让游客和市民既能体验自然野趣,又能感受人文熏陶。”
扬州三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于静说:“如果来到大运河博物馆,一定不要错过旁边的三湾非遗文化园,这是江苏省‘十四五’时期文化及相关产业重点项目之一。在这里可以参观非遗大师工作室,也可以动手体验并购买相关的一些文创产品,还可以享受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目前,二期工程正在推进中。未来,我们希望与江苏省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等专项基金展开合作,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多方面接收社会资本加入,共同做好大运河的传承和保护。”
扬州市汶河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常务副主任周仙萍说:“我们扬州统筹推进‘古运河重生’和‘古城更新’,因地制宜实施‘运河名城名镇保护修复工程’。为了让全长700多米的仁丰里老街更具有文化氛围,我们将老旧、破危、闲置的公私房集中收储和改造,由街道统一招商运营。招商的过程中,注重设置文化门槛,将房屋优先提供给文旅类项目。为了降低疫情对街区商户的影响,我们还结合中国传统节日适时推出各类文旅主题活动,向游客发放消费补贴,提升人气、提振消费,真正活化历史文化街区。”
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顾红霞说:“我们深挖运河文化资源,建立完善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数据库,释放出‘运河十二景’品牌效应,努力把扬州打造成为世界运河遗产的典型范例、文旅融合的示范基地。”
加强科学规划、注重合理利用、创新政策支持,大运河江苏段正在被一笔笔描画成千年运河“最精彩的一段”。在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方面,江苏还有哪些改革突破?
江苏省文旅厅厅长杨志纯说:“一是抓规划引领。我们编制出台江苏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两个省级专项规划,研究出台《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建设实施方案》,目的是用制度引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二是抓系统保护,我们结合实施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组织大运河文旅资源普查和运河遗产资源专项调查,建成运河文化遗产监管平台。近三年,我们还安排省级以上文物保护专项资金7.8亿元,用于支持运河沿线500多个文物保护展示项目;三是抓活态利用,我们集中推出了‘运河百景’标志性文旅产品,遴选发布了20条运河主题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用旅游的载体传播运河文化,让‘千年运河’更好走进现代生活;四是抓好展示传播,我们成功举办了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建成开放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博物馆已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标志性项目。在这里,我要特别推荐大家去运博馆看一看《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这幅作品被誉为当代的‘清明上河图’。相信大家看了以后,不仅有审美的感动,还有旅游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