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关于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专家审评阶段性结果的公告》,公布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专家审评结果。根据初步统计,此次有344个药品通过初步审查。与前几轮目录调整相比,本次调整向罕见病、儿童等特殊人群适当倾斜。(10月19日《经济参考报》)
这次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出现不少新的做法。比如,本次通过初步审查的目录外药品多达199个,这些药品最终纳入医保目录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和前几次调整的新增药品数量相比,本次目录新增药品数量有望创新高。此外,目录调整周期加快,从过去最长相隔8年调整一次,到每年都要调整一次。调整时间显著缩短、数量大幅增加,医保目录的变动频率增加。
从过去注重药品的新增和调出,到现在增加对目录内药品进行重新谈判,不仅新增药品要经历审查,而且目录内的保留药品,同样要经历“年考”。这些全新或次新的做法看似相对独立,其实相互之间形成紧密的内在联系,并从不同环节向药品市场投放“鲶鱼”,使得药品竞争更为激烈,从而促使药品质量不断提升,药价持续保持向下趋势。
本次调整更鲜明的一个不同点是,儿童药受到格外重视。对罕见病用药的申报条件没有设置“2017 年 1 月 1 日后批准上市”的时间限制,同时增加了纳入国家鼓励仿制药品目录、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的药品可以申报今年医保目录。在通过初步审查的药品中,国家鼓励研发的罕见病药有19个,其中3款同属鼓励儿童药/仿制药;另有鼓励的儿童药/仿制药5个。除了拟纳入目录的儿童药可直接惠及儿童患者之外,随着大量罕见病药进入医保药品目录,儿童群体也能间接受益。
这一改变,切中儿童用药的一大痛点。曾有记者从2021年医保药品目录中梳理发现,儿童专用药少得可怜,占比不到6%。与目录内儿童药太少相对应的是,上市的儿童药本身就极为稀缺,进一步向前追溯就会发现,企业针对儿童药的研发生产动力不足。动力不足是因为儿童药利润较薄,存在研发投入大和赚钱不易等困难。
这些现象又与儿童医疗的特点有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程短,用药时间也很短,并且儿童每次用药的剂量很小,几个孩子分用一盒药是常事。受这些因素影响,薄利多销最适合儿童药,但仅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儿童药品很难多销。可以看出,儿童药不仅更适合纳入医保药品目录,而且这也是化解儿童用药难题极为重要的手段。
期待此次医保目录对儿童药品适当倾斜是一种趋势的开始,将来在调整医保药品目录时,可以在政策上针对儿童药出现更大力度的倾斜,为儿童药“开绿灯”。并且,和其他激励措施一起,大幅调动企业研发生产儿童药的积极性,让医保目录内和市场的货架上,都不再缺乏儿童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