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我们切身感受到江苏的绿水青山变多了,一些珍稀动植物也是频频现身。有着“鸟中大熊猫”之称的勺嘴鹬,这两年频频在盐城条子泥湿地安家。
“大家好,我叫‘盐小勺’,出生于俄罗斯远东的西伯利亚地区,现居住于江苏盐城。这些都是我的好朋友,我们每天都在这里生活玩耍。”
“小勺子,你在做什么呢?”
“我在给大家展示我们美丽的家呢!我们家叫条子泥,在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核心区,每年都有上百万只候鸟来这里休憩。但是,这里的滩涂曾经遭围垦,生态环境变得非常差,不仅有大量的海洋垃圾,周围还遍布养殖区。我们都不愿在这里生活了。后来,这里进行了大改造,还专门为我们鸟类打造了高潮位候鸟栖息地。如今,有了安全的栖息地,回来的伙伴们也越来越多。据说,已经有400多种不同的小动物。2019年,这里还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作为这里的居民,感到非常自豪。”
东台市沿海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卫国说:“为了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的力度,我们放弃了条子泥围垦,给鸟类提供了更多的栖息空间。另外,进一步推行科学的保护。经过全方位的保护,我们生物多样性的成果得到进一步的体现。目前,经过观测,沿海已经有410种鸟类。其中,国家一级21种、国家二级71种,打造了世界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样本’。”
近年来,江苏在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有哪些创新保护的途径和方法?一起来听一听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钱江的回答。
钱江说:“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省在全国率先划定了生态空间保护区域,这个区域占全省国土面积22.49%;出台全国首个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行为负面清单。生物多样性监测发现,近年来长江江豚的数量和活动范围明显扩大,勺嘴鹬、白颈长尾雉、水蕨、四鳃鲈鱼等环境敏感型的物种回归,反映了我省生物多样性逐步改善的态势。今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将进一步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建设,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我们正在创新性地开展生态岛试验区、生态安全缓冲区的建设,逐步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