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是丰收的时节,也是开展青少年劳动教育的好时节。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各小学把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组织学生“留学”乡村,学农事,干农活,庆丰收,让学生们在农村沃土里体验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
在淮安市青少年实践基地,到处充满了丰收的气息。一片片的黄豆金灿灿,随风摇曳;一片片的玉米沉甸甸,弯下了腰。孩子们满怀喜悦,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田地里,聆听秋天的故事,一起摘毛豆,掰玉米,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独特的劳动体验让孩子们感受到蔬果丰收的喜悦。在淮安区施河镇百斯特劳动教育基地,孩子们还学习豆腐、豆浆的制作工艺,并亲身体验磨豆浆的快乐。你放豆子,我推磨,大家齐心协力,小石磨在孩子们的手中不断磨出清香的豆汁。
“组织孩子们留学乡村,让他们看农村、知农事、学农活,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劳动技能,分享丰收的喜悦,更是为了培养他们对农村、对农民朴素的感情,让他们从小就知道乡村振兴的重要。”淮安市关天培小学校长陈大春介绍,学校已经构建了特色彰显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年级、年龄段的学生,巧妙设置不同的劳动技能活动,学生小学六年,必须完成100项“劳动实践”、 100件劳动“小任务”和100项“公益劳动”。
走进百斯特劳动教育基地的现代化控温大棚,孩子们走近青椒、黄瓜、小番茄等设施蔬菜,聆听蔬菜培育、种植的过程,感受现代农业的无限魅力。在大棚的体验田里,孩子们细嗅泥土的芬芳,挥锹翻土,跟农民伯伯学习庄稼种植。“水稻边的发现”“跟蔬菜交朋友”等活动丰富多彩,极富特色。孩子们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参与,收获满满。“通过活动,我对农村和农活有了新的认识。我和同学们约好了,回去后准备将我们的所见所感编成校报,用散文、诗歌、绘画等方式呈现出来,让更多的同学了解中国农民丰收节,表达我们对乡村、对农民的热爱之情。”淮安市关天培小学学生袁浩程说。
“劳动是成长成才的必修课,目前,我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已在各学校广泛开展,涌现出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劳动教育典型学校。”淮安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们将有计划地创建一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评选一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开发一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在循序渐进、春风化雨中,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在青少年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