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 通讯员/宫丹丹 何雨田)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为唤起我国公众对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注,提升国民心血管健康素养,29日上午,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门诊二楼大平台开展大型多学科义诊活动。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20余位专家大咖为患者提供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主动脉夹层、房颤、心衰以及各类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等方面咨询,同时提供测量血压、简易心电监测等检查。
我国心血管病人数达3.3亿
心血管内科主任孔祥清教授介绍,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通过不断的收缩和舒张,使人体的血液循环起来,保证全身器官的血液供应。心脏疾病一直以来都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仍高居榜首,心血管病人数达到3.3亿,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代谢危险因素持续流行的双重压力,心血管病负担仍将持续增加。
今年是第23个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万众一心”,意在倡导公众更主动、更用心地关注、传播和实践心脏健康理念。倡导心血管病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提高公众的心血管健康意识。
三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心脏不可承受的高压。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血管硬化,增加冠心病和心力衰竭风险,降低血压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病风险。建议通过减重、健康的饮食结构、低盐摄入、补充膳食钾、增加体育运动、限制饮酒以更好地控制血压。
坏胆固醇总是给心脏“添堵”。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坏”胆固醇,会引发冠心病及其他严重后果。对于正常人群来说,LDL-C的合适水平为<3.4毫摩尔/升。
糖尿病——危害心脏健康的“甜蜜负担”。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达1.3亿,约一半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三分之一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糖尿病,发生严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
超重——增加心血管病风险。专家建议儿童期就应预防肥胖,改变饮食习惯,制定切实可行的营养目标。防止体重增加比减重更容易且更有效,应通过合理饮食及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合理范围内,避免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提倡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适度运动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研究表明,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群与久坐不动的人群相比,心血管病的患病风险更低。
吸烟有害健康,戒烟是预防心血管病最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持续吸烟是复发性心肌梗死及血运重建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
健康饮食可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专家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将以植物为基础的饮食结构代替以动物为基础的饮食结构,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抑郁、焦虑、暴怒和精神压力等不良心理状态与心血管病发生也有关。建议通过心理疏导和心理保健来改善精神压力症状和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心源性猝死危害严重,小心6大征兆
据统计,中国每年发生猝死约50万例,预防心脏猝死刻不容缓。猝死发生前,身体会出现一些相关表现,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能赢得至关重要的救命时机,当出现6大征兆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胸闷频繁出现或程度加重,频繁心慌,心跳过缓和血压降低,晕厥,不明原因的疲乏,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年轻人也要警惕“主动脉夹层”
心脏大血管外科邵永丰主任介绍,主动脉夹层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出现破口,在主动脉腔内高速、高压血流冲击下内膜与中膜之间分离,形成了真、假两腔,主动脉夹层导致真腔受压,影响主动脉及分支血供,引发缺血性坏死或器官功能衰竭,它是一类极其危重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极高,70%以上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主动脉夹层因累及部位不同分为A、B两型,其中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48小时内的死亡率高达50%。
主动脉夹层的首发症状主要是患者感觉胸部或延及背部持续性、无法忍受的“撕裂样”或“刀割样”剧烈疼痛;此外,夹层压迫导致胃肠道缺血,会使患者产生恶心、呕吐、腹痛、呕血、便血等症状;部分患者也会出现脸色苍白、大量出汗、四肢末端湿冷、晕厥等休克症状;当夹层累及到颈动脉,会发生一过性脑缺血、中风,甚至昏迷。
近年来,高碳水、高盐、高脂饮食的不良习惯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体重,以往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的主动脉夹层,越来越“青睐”超体重的年轻人。
邵永丰教授提醒广大市民,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需坚持服药、控制血压、稳定情绪,务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好体重,同时需避免一些相对刺激和剧烈的活动,保持规律生活作息,这些对于预防急性主动脉夹层非常重要,一旦患者出现突发剧烈胸背部撕裂样疼痛,一定要急诊就医。
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可选“人工心脏”治疗
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期阶段,心衰患者到了晚期,常常有呼吸困难、乏力、活动受限,腹部或腿部水肿、发绀,以及低血压、恶病质等表现。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时代,心力衰竭患病率和患病数量继续增加,据统计,我国目前至少有1000万名心力衰竭患者,而每年实施心脏移植手术仅有500例左右。
终末期心力衰竭尚无有效药物治疗,心脏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心衰的有效方法。但心脏移植供体严重匮乏,供不应求,受益人群窄,一部分心衰患者也不适合做心脏移植手术。而左心室辅助装置经过多年发展,是除心脏移植外有效的终末期心衰治疗方法。
据了解,左心室辅助装置是辅助人工心脏的一种,即通过植入人工机械动力血泵系统辅助左心室功能,从而辅助维持人体血液循环。血泵系统通过经皮导线与外部的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由锂电池进行供电,控制器可以绕在腰上或肩上佩戴,使得患者能够恢复日常活动能力。
左心室辅助装置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温升低的特点,可以有效逆转心衰症状,帮助患者活得更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