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期间近20万人次走进剧场 超3.5亿人次云端共聚

2022年09月29日 11:53:44 | 来源:央广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央广网北京9月29日消息(记者 宋雪)9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一级巡视员周汉萍在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全国78家文艺院团、112个基层文艺团体近2万名文艺工作者共赴艺术之约,荟萃84台舞台艺术精品、145部群众文艺佳作、32个合唱团和1007件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近20万人次走进剧场、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超3.5亿人次共聚云端,圆满实现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节宗旨。

  精品力作竞相涌现

  据了解,本届艺术节共有80余台优秀剧目完成158场线上线下精彩演出。这些剧目主题鲜明、类型多样,涵盖了戏曲、话剧、儿童剧、歌剧、舞剧、杂技剧、音乐剧、文艺晚会等多种艺术形式。15部剧目获文华大奖,其中有紧跟时代步伐,彰显时代精神的话剧《塞罕长歌》《桂梅老师》《主角》、彩调剧《新刘三姐》等现实题材作品;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评剧《革命家庭》、舞剧《骑兵》、锡剧《烛光在前》、越剧《枫叶如花》、民族歌剧《沂蒙山》、川剧《江姐》、音乐剧《花儿与号手》等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还有坚持守正创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舞剧《五星出东方》、莆仙戏《踏伞行》、川剧《草鞋县令》、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等历史题材作品。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代表、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介绍,“刘三姐”是广西特有的文化名片,更是几代中国人深刻的历史记忆,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她所独具的强大的文化基因、顽强的生命活力、深厚的群众基础,已经超越民族、超越国界。彩调剧《新刘三姐》从“刘三姐文化”中汲取智慧,不仅以经典的旋律、浪漫的风格和多彩的舞台语汇,延续光大了壮族歌圩文化和诗性传统,而且用极具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的新主题、新语境、新人物、新演绎,塑造了“新刘三姐”善良、美丽、聪慧果敢、勇于担当的人物形象,描绘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火热生活,表达了当代壮乡人对山歌的坚守、对家乡青山绿水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了“刘三姐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

  周汉萍进一步介绍,本届艺术节参演专业院团演职人员共11968人,平均年龄36岁,其中年龄最小的5岁,年龄最大的84岁。15名文华编剧奖、导演奖、表演奖获得者,都是近年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的优秀代表,体现了各自艺术领域的领先水平。

  其中,文华导演奖获奖代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创作部主任毛尔南接受采访时表示:“儿童戏剧工作有培根铸魂的作用,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是我作为一名儿童戏剧工作者的职责使命。”毛尔南指出,给孩子看的作品,要找到符合孩子心理特点和审美接受习惯的表达方式。对主题的认知高度、艺术手法的娴熟运用和对儿童的深入了解,三者缺一不可。“作为一名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我会始终坚持以人民、孩子为中心的创作理念,继续紧跟时代步伐,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推动文艺创新,以饱满的热情为观众奉献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不负这个伟大时代的艺术作品。”

  线上演播是本届艺术节最大亮点之一

  周汉萍指出,本届艺术节遵循“社会效益优先、市场运营为主”的票务推广原则,线下演出实行低价票政策,平均票价水平比平时低15-20%,中低价票占总量的70%,最低票价50元;线下展览免费预约参观,线上活动免费开放观看,实现了“全民参与”“全民共享”。

  值得注意的是,线上演播可以说是本届艺术节的最大亮点之一。艺术节期间有280多个平台参与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过3.5亿人次,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还确保了展演、评奖工作的顺利开展。

  “线上演播的一个优势就是互动性强,在直播的过程中收集观众评论近千条,有的网友直呼‘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必须转发’‘全家人每天19:30搬小板凳准时观看!’有的网友被剧目触动,主动参与评论,提出意见建议。我们认真对待观众的每一条评价,并将其作为推动艺术工作的重要参考。”周汉萍表示,坚持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宣传矩阵,全方位、立体式、多梯次宣传推介艺术节的举办盛况,取得显著成效。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