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脊梯田 人民论坛网记者 王博 摄
近日,“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行”(广西)网络主题活动在桂林启动,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鲜活讲述美丽中国故事,生动彰显绿色中国、发展中国、奋进中国的蓬勃生机与活力。“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建设美丽中国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祖国发展未来的“战略选择”。党员干部应高扬生态文明这个旗帜,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自觉行动,在建设美丽中国上走在前、做表率,切实当好美丽中国的“行动派”,汇聚起更加磅礴的时代伟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秋分刚过,位于桂林市龙胜县东南部龙脊梯田上的稻穗渐趋成熟,青绿、金黄的稻田星罗棋布,包围着灰色的村寨民居,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美共存、旅游与农耕和谐相处的丰收景象。“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推进生态建设,既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思想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人类追求发展的需求和地球资源的有限供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环境危机、生态恶化正使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解决“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的矛盾,就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方式。要树立准确的政绩观,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不懈奋斗者,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为筑牢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添砖加瓦,共绘美丽中国“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新画卷。
神农稻博园 人民论坛网记者 王博 摄
切实解决环境民生问题,行利国利民之道。在桂林市灌阳县“神农稻博园”水稻(核心)示范区,这片袁隆平院士曾经圆梦“吨半稻”的土地上,又一年的超级稻迎来丰收,这不仅意味着粮食安全获得保障,更意味着靠土地吃饭的农民富起来。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些论断,蕴涵着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体现着对人类发展意义的深刻思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明自觉和生态自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更大决心、采取更有力措施,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社会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集中优势兵力,动员各方力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场人民战争,努力推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同时,也要客观地认识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需要有打好持久战的耐心和恒心,坚持底线思维,发扬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努力提高生态治理水平,谋永续发展之制。生态文明建设,是“国之大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保证,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以宽阔的视野加强顶层设计,既关注当前,又着眼长远,决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仅仅局限于植树造林、局限于节能减排、局限于生态修复,而要从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多层面进行全面考量、一体设计、协同用力。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统筹推进,既要有经济战线、文化领域的责任分工,又要有政治改革、社会重建的持续破题,既要有明确的目标管理倒逼机制,又要有严格的督查考核指导体系,既要有政府层面主动作为,又要放手发动企业和社会参与,从而汇聚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让锦绣河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作者:张蒙蒙 胡恒领)